自現任總統杜特爾特當選菲律賓共和國第16任總統以來,菲律賓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全新的面貌。當前政府強調了法制與公平為主旋律的社會發展路線。
經濟發展上,提出以減貧為主要目標的經濟計劃,提倡改善基礎設施,普及基礎教育和保障能源供給,重點關注馬尼拉以外的地區發展問題。
外交方面,奉行獨立自主的政策,減輕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依賴,同時加強改善與中國、俄羅斯等國關系。
現狀
近年來,菲律賓政局穩定,經濟發展迅速,近5年GDP平均增長率超過6%。外資普遍看好菲律賓經濟和市場發展前景。菲律賓投資環境主要有以下積極因素:
第一,人力資源優勢明顯。數量眾多、廉價、受過教育且懂英語是菲律賓勞動力的幾個重要標簽。
第二,內需市場前景廣闊。菲律賓擁有1億多人口,居民消費意愿強烈,私人消費占GDP的近70%。Nielsen的統計中,2015年菲律賓消費者信心指數全球第二,東南亞第一。
此外,自然礦藏、能源豐富以及美歐對菲律賓出口產品的關稅優待使其對沒有市場具有很大的輻射優勢。
不過,在菲律賓投資也存在一些消極因素,需要密切關注:
第一,外資法律政策限制嚴格*1
第二,政府行政效率不高
第三,外資企業運營成本較高,主要體現在稅負較重,審計周期長等等
*1:根據2016年7月的第10881號共和國法案,外國投資者可以在菲律賓成立100%的外資金融科技公司。
《菲律賓2017年外國投資負面清單(FINL)》,取消了對外國投資者投資菲律賓房地產、金融行業的股權限制。
歷史
14世紀前后,菲律賓土地上出現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割據王國。
1521年,西班牙人到達菲律賓群島。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賓,并統治300年之久。
1898年,菲律賓起義軍宣告脫離西班牙統治,成立菲律賓第一共和國。
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后簽訂的條約,對菲律賓實行殖民統治。
1942年-1945年,菲律賓被日本占領,成立菲律賓第二共和國。
1946年,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組建菲律賓第三共和國。
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菲律賓采取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1982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1
1989-1992年,時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組建了菲律賓第四共和國。
1992年至今,經歷5任總統的菲律賓處于第五共和國時期。
現任總統杜特爾特于2016年當選為第16任總統,任期6年,下一次選舉將在2022年舉行,而今年是菲律賓中期選舉*2。
*1:杜特爾特政府的目標是從2018年至2022年,使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取得平均7%至8%的增長。也即如果一切順利,五年內將能把經濟做大50%,預計人均收入也會從2015年的3550美元增加40%,在2022年達到至少5000美元。如此也就意味到2019年底,菲經濟就有望從中等收入國家向中高等收入國家邁進。
*2:受美國殖民影響,菲律賓的政治體制堪稱對美國的“像素級模仿”,憲法、法律、政府機構等元素都與美國極為相似。
*:2018年菲律賓當地人平均工資水平在1900人民幣左右(參考)
地理
菲律賓總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占全國總面積的96%。
菲律賓地處東8時區,當地時間與北京時間一致,沒有時差,無夏令時。
菲律賓全國劃分為呂松、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等17個地區,共有82個省、135個市和1493個行政市。
首都是“大馬尼拉”(Metro Manila),由17個市(區)組成,人口1500萬。
其它
菲律賓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信仰者占人口85%。
治安方面。菲律賓存在數個反政府武裝組織,多盤踞在棉蘭老島,相對而言,菲國南部比北部治安更差。
菲律賓公民在申請持槍證后可合法擁有槍支,但一般不可隨身攜帶。
菲律賓物價極其不平衡,總體水平高于中國。如蔬菜、蘋果等價格可以達到中國的3-4倍;水電氣價格是中國的2-3倍;賓館住宿、飯店就餐費用為中國的1-2倍。
金融環境
菲律賓貨幣為比索,可自由兌換。目前,人民幣與菲律賓比索匯率約為1:7.6(2019年5月15日)
外匯管理。菲律賓于1992年進行了外匯制度改革,主要內容是解除了外匯管制,實行浮動匯率。
在菲律賓注冊的外國企業可以在菲律賓銀行開設外匯賬戶,用于結算。在菲工作的外國人,其合法收入可全部轉出。
《菲律賓2017年外國投資負面清單(FINL)》,取消了對外國投資者投資菲律賓房地產、金融行業的股權限制。
菲律賓央行(Bangko Sentra ng Pilipinas,BSP),正在密切監控P2P借貸和眾籌等領域的數位平臺。
微型金融是菲律賓減貧的核心項目之一,菲律賓社會和扶貧法案,承認了微型金融也是合法的銀行業務活動。
菲中小企業用于擴展業務及維持經營的資金中,70%為內部籌措,從銀行借貸金額不到10%,賣方信貸不足10%,另有不到5%來自于股權出售。
菲律賓消費貸款的市場規模僅次于企業貸款,缺乏消費者級相關信用數據是最大問題
借貸市場
菲律賓是東南亞公民銀行賬戶滲透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根據菲律賓中央銀行BSP的金融包容性調查(FIS),5300萬菲律賓成年人(占成年人口的77%)在2017年沒有任何形式的正式金融賬戶。這意味著如果他們有貸款需求,將只能向銀行之外的渠道融資。
菲律賓的銀行貸款利率甚高,今年以來已經超過6.5%年利率的水平,導致居民更愿意向私人貸款。
此外,全球Findex調查結果顯示,菲律賓人更愿意從個人貸款人而不是銀行貸款。 事實上,超過10%的人口將轉向私人貸款機構,這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
據統計,在所有的借貸者中,將近7成的借貸人,屬于存在大量銀行支行的首都馬尼拉,但消費者還是逐漸轉向可以提供更快,更安全的資金渠道的數字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的數字設備滲透率很高,移動設備無處不在,這也為他們從目前留下的在線借貸平臺獲得資金提供便利。
商務成本
水電氣價格是中國的2-3倍,以電價為例,菲律賓電費采取分段計費,住宅用電0.313美元/度(100-200度),工業用電約為0.25美元/度。
2018年菲律賓當地人平均工資水平在1900人民幣左右(參考)
企業稅負
菲律賓主要稅種有: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
所得稅:常駐外國公司(180天以上)以菲律賓境內取得的凈收入納稅,非常駐則以菲律賓境內的總收入納稅。
現行的公司所得稅稅率為應納稅金額的30%。
居民、非常駐居民、常駐外國人、非常駐外國人在菲律賓從事商業和貿易按5%-32%的超額累進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在菲律賓不從事商業和貿易的外國人,一律按25%的稅率對其收益征稅。
比例稅:主要征收對象為免征增值稅的個人和實體。
利息稅:按利息收入的20%計征。
此外,為了吸引外國投資者投資本國市場,菲律賓政府還制定了相關的優惠政策框架,在稅賦、行政流程、雇員上都對特定行業有鼓勵和優惠。
在菲律賓的經濟特區,還存在著一些額外的優惠政策,包括企業可獲得4年所得稅免繳期等等。
勞動法規-外國人在當地工作
外國人在菲律賓工作需要獲得勞動和就業部頒發的外國人就業許可和移民局的工作簽證,并辦理I-CARD身份證。
瑞豐德永(Richful Deyong)2008年始創于香港,系卓佳(Tricor)集團成員,是亞洲具有領先地位的專業服務機構,在全球21個國家/地區47個城市設有辦事處,擁有2500多名員工,服務超過30000客戶,1300間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500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上市公司,名列財富雜志500強企業超40%及眾多跨國知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