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實施兩年多以來,廣東口岸成為香港CEPA“零關稅”貨物的主要進口地,香港制造業從中受惠,CEPA優化香港產業結構效果逐步顯現。海關總署深圳原產地管理辦公室統計,2006年廣東口岸共進口香港CEPA項下受惠貨物共2.86億美元,稅款優惠2.05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經過前兩年的成功運作,零關稅政策已為香港業界廣泛認同與運用,進口商業已熟練掌握海關通關程序,加上第二階段“零關稅”降稅范圍基本涵蓋了現階段香港本土所有產業,2006年,CEPA整體實施開始進入平穩遞增的成熟發展階段。
香港CEPA實施前兩年,受惠進口的基本以“枇杷膏”、服裝和食品等消費型產品為主。隨著降稅范圍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港產原料成為廣東生產制造業的穩定供應源,粵港兩地資源得以進一步優化配置,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據統計,廣東口岸2006年共進口香港CEPA項下進口塑料原料同比增長82.3%;棉紡織原料同比增長了1.87倍。據分析,從實施之初以枇杷膏等中成藥產品進口為主,到2006年機械產品開始受惠進口,說明CEPA實施兩年多之后,其促進香港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作用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