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首批規劃面積1.96平方公里。1992年11月,國務院批準開發區擴大區域面積5平方公里,秦皇島市政府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將海港區和撫寧縣的6個村成建制劃入開發區,開發區實際控制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2000年10月,市委、市政府決定由秦皇島開發區對山海關開發區實行統一管理,規劃面積19.76平方公里。2002年10月,市黨政聯席會議決定開發區擴大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今年5月河北省政府在批準擴區26平方公里的基礎上將遠期55平方公里也納入擴區規劃范圍。至此,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達到111.72平方公里,海岸線約7.0公里。
經過近19年開發建設,開發區已經成為一個環境良好、功能完善、發展強勁的外向型經濟區。特別是“九五”以來,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項目紛紛落戶,經濟總量迅速擴張,綜合實力大幅攀升,在全市經濟發展的龍頭作用進一步增強。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實際進入外資、出口創匯等主要經濟指標繼續在全省開發區中保持領先地位;在全國33個(不含中西部16個)國家級開發區中,主要指標也實現位次前移。
截止2002年底,全區累計批準各類項目3062個,其中外商投資項目578個,總投資33.7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1.82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9.22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2464個,實際引進內資81.67億元。澳大利亞邦迪、德國曼內斯曼、新加坡豐益、泰國正大、韓國LG和CASTEC、英國TI集團、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臺灣萬基、美國ADM等一批世界知名跨國公司以及哈爾濱動力、華龍集團、海灣集團、康泰醫學等國內知名企業在開發區投資興業。今年以來,面對非典疫情給招商引資工作帶來的巨大困難,及時調整招商思路,充分發揮駐外辦事處作用,保證在談項目不斷檔,強化產業招商,推進親情化服務、以情招商,大力開展網上招商,招商引資工作仍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十幾年來,開發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投資18億元,開發土地16平方公里。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以創建綠色開發區為目標,以美化城區環境、完善城區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為主線,以綠化、美化、亮化為重點,大力打造環境品牌,尤其是一批具有現代風格、有開發區特色、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市政精品工程相繼竣工。投資1000多萬元的開放廣場已向市民開放;全長4600米的黃河道被市政府確定為暑期迎賓線;投資服務中心廣場與占地460畝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二期建設正在緊張施工中,建成后將為全市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于環境建設力度的加大,城區環境水平明顯提高。2001年6月,開發區通過了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并被國家環保總局批準為ISO14000國家示范區,成為河北省首家、全國第六家ISO14000國家示范區。2002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環境保護模范區稱號。日本旭硝子公司總經理在開發區考察時,對開發區的環境建設贊不絕口,當即決定將投資3000萬美元的安全玻璃項目擺放到開發區。今年,借擴區東風,以創建國家級環保模范城(區)為契機,開發區計劃投入19.8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城區環境將會得到更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