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美麗富饒的遼東半島中部、渤海遼東灣的東岸,1992年10月國務院批準營口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擠技術開發區,起步區面積為5.6平方公里,近期開發區面積16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183平方公里。
營口開發區具有以下五個發展優勢。
一是港口優勢。營口港是東北第二大港,現有生產泊位2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的泊位16個,有3個泊位可停靠5萬噸級以上船舶,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個港口實現通航。2001年吞吐量達到2,520萬噸,集裝箱運輸21.1萬標準箱。港口三期工程目標是吞吐能力4,000萬噸,集裝箱50萬標準箱。目前港口成功完成A股上市并籌資6億元,日前成功實現15萬噸級外輪靠泊。
二是交通優勢。東側有哈大鐵路、哈大公路、哈大高速公路三條交通動脈并行縱貫南北,中部有疏港鐵路、疏港公路、入區公路相應橫穿東西,南北距大連、沈陽機場各200公里左右,陸路連接東北三省以至歐亞大陸,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三是電力優勢。建在區內的設計發電能力180萬千瓦的華能營口電廠,一期工程兩臺30萬千瓦燃煤機組已并網發電,二期工程規劃兩臺60萬千瓦機組。華能營口電廠可為開發區提供強大的動力供應和高質量的供電保障。
四是資源優勢。地處遼東半島,背靠遼寧中部八大城市群和廣闊的東北腹地,礦產、木材、糧食、水果、水產品資源豐富,勞動力資源充足,資源深加工潛力巨大。
五是旅游優勢。全區25公里長的海岸線,是天然的浴場和水上賽場。開發區附近,有金牛山公園、亞洲植物標本園、望兒山、地下溫泉、海濱古烽火臺、仙人島、青龍山森林公園等景觀,構成了山、海、林、泉交相輝映的海濱旅游度假勝地。
五、經過近十年的開發建設,營口開發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目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6.2億元,其中,城市基礎設施投入29.7億元。5.6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國務院批準設立開發區時所確定)項目已基本擺滿, 16平方公里的近期開發已實現“七通一平”;24平方公里的工貿商住區內主干道路和配套設施已形成規模,城市功能日臻完備。與港口相配套的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和外輪代理、理貨、供應等服務機構一應俱全,并擁有完備的金融、保險、郵政、通信等服務設施。截止到2001年開發區已與24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合資合作,累計批準外資項目484個,合同外資額累計10.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累計3.1億美元。基本形成了五個產業雛型:一是以奧鎂、奧利安為代表的礦產加工業;二是以渤海油脂、嘉榮糧油為代表的糧食加工業;三是以伊都錦、南山林產為代表的木材加工業;四是以一心箱包、羅星皮革為代表的皮革加工業;五是以韓國、日本、香港為投資主體的服裝加工和化妝用具生產型企業。開發建設十余年特別是近三年來,開發區的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營口開發區的發展目標是:力爭經過三年的開發建設,再造一個營口開發區即經濟總量比“九五”期末翻一番。為實現這個目標,營口開發區確立了“出路在改革,重點在環境,根本在項目,關鍵在干部”的工作方針,堅持打環境牌,以環境建設為突破口,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堅持“開放立區、以港興區、工業強區、旅游活區”的發展思路,堅持“產業發展園區化、城市開發集約化、港口建設現代化,全民經商市場化”的發展理念,提高開發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提高環境建設的質量,提高開發區人的文明素質,努力建設高標準國家級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