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是2000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貴陽市中心區南隅,距市中心5公里,始建于1993年3月,總人口14.9萬,總面積63.13平方公里,首期規劃建設面積9.55平方公里。2000年2月,國務院批準在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區域建立貴陽市第六個市轄行政區——貴陽市小河區,與開發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體制,使得開發區在機構設置和管理體制上既具備較為完善的行政管理和執法體系,又體現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精簡、效能,“小政府、大服務”的特點。
開發區自1993年建立以來,堅持以工業項目為主、引進外資為主、出口創匯為主、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的辦區方針,依托于母體城市和本區域雄厚的工業基礎,經濟發展及開發建設呈現出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勢頭。已基本形成省會城市中心區域內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綜合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功能日益增強的新興城區,成為貴州省和貴陽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通過八年的開發建設,開發區已凸顯出三大發展優勢。一是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位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和綜合配套服務功能所凸顯的優勢。二是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區的區位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社會服務體系所凸顯的優勢。三是工業基礎雄厚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產品開發能力所凸顯的優勢。
目前開發區擁有寬40米的沙沖路、西南環線高等級公路等8條干線、支線與外界連接,距4D級貴陽機場僅10公里,火車北站、南站、西站及客運站位于區內或處在轄區周邊3.5公里范圍內,市內有七條公交線路直達開發區。區內建有日供水15萬噸的自來水廠和300兆伏安的變電站,程控電話裝機容量5萬門,煤氣開通2萬戶。沿花溪大道開發區段以貴州汽車城、華聯汽貿城、華豐大型食品批發市場等企業集團為骨干的全省規模最大的汽車、工程機械及食品批發市場走廊日益繁榮,已成為省會城市“兩帶眾星”市場格局的重要一極。生產資料、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市場及商貿市場正逐步完善,教育、醫療、衛生、金融、保險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解放軍四十四醫院和貴航集團三00醫院擁有省內一流的醫療設施及醫護人員。區內有中、小學及職業技術學校40余所,教職工1800余人。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均在開發區建有分支機構,公證、律師、會計、審計等中介機構均已建立,覆蓋面廣、適應多種所有制形式的社會保障體系已具雛形并在不斷完善之中。開發區現有工業企業400余家。國有大中型企業23家,外商投資企業25家。擁有固定資產40余億元,已形成了以工程機械、動力機械、機床工具、電工電器、飛機配件、汽車、摩托車零配件和工業基礎件為主的工業體系。區內企業技術裝備先進、管理經驗豐富、技術人才密集,且大都形成了開發、研制、生產、銷售的一體化體系,具有很強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產品開發能力。
依托于上述三大優勢,立足于國家級開發區、城市中心區和生態區三位一體的定位,開發區將努力構建充分體現開放意識、創新意識和率先意識,以西部開發工業園區、外商投資工業園區、中小企業科技園區為載體,以經濟實力強勁、投資環境優越,示范、凝聚、輻射、帶動效應顯著為特征的經濟特區;努力構建充滿濃郁的現代文化氣息、具備優美人居環境、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精神的現代化都市新區;努力構建以推廣高新農業技術、發展生態農業為基礎,充分體現有機、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示范區。力爭在15年內,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三番,達到100億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