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新界葵涌梨貝街8號
電話: 24208575 電郵: school@ppaulvi.edu.hk
傳真: 24812504 網址: http://www.ppaulvi.edu.hk
學校資料
本區 : 葵青區
他區 : 荃灣區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梅樂真修女
校長 : 林翠云女士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女
學校占地面積 : 約 92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圣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
是否已成立法團校董會 : 是
宗教 : 天主教
創校年份 : 1969
校訓 : 仁愛與服務
辦學宗旨
秉承基督精神,尤重博愛及服務,以全人教育,啟發學子潛能,助其汲取知識與技能,學習獨立思考,活出人生真諦,并明白個人責任,勇于承擔,造福社群。
學校設施
一般標準學校設施,另加多媒體學習中心、英語學與教支援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家長資源中心、社工室、小圣堂、輔導室、醫療室、會議室、休憩花園。禮堂及全部課室、特別室已安裝空調設備。
教學規劃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貫徹英語教學,也重視中文及普通話。本校除聘有外籍英語教師外,也透過廣泛閱讀計劃、朗誦比賽、話劇比賽、辯論比賽等,增強學生學習效能,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營造優良學習環境,重視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提供足夠的思考及活動空間,啟發學生發展潛能,使其學會學習;積極培育學生良好品德,服務社群。本校著重按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及需要,適當地安排課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和學習材料,特別是以提問、討論、分享等方式,誘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感,建立自信。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提供十三個選修科目供學生選讀,其中包括聯校合辦之倫理與宗教。
2. 課程重點:作為一所天主教學校,本校尤重價值教育,特設公民教育及倫理科,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及人生態度。此外,本校著重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掌握各項共通能力,以建構知識系統。由初中開始,開展專題研習、安排學生學習策劃義工服務。高中的藝術發展科屬校本課程,涵涉文學、音樂、舞蹈、設計、舞臺表演等多方面。除課堂講授外,特聘專業導師于課后指導劇本創作、戲劇表演藝術、服裝設計、舞臺化妝技巧、舞臺及道具設計、劇場燈光音效設計及操作技巧等。透過戲劇創作及演出,讓學生活用所學,并提升自信。
(4)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為鞏固通識教育基礎,本校在初中開設綜合人文科,涵涉歷史、地理、經濟、社會時事各科知識,培養學生深入分析及表達能力。此外,通識科教師團隊積極準備,除了個人專業進修,還參加專業交流活動,曾與教育局、香港中文大學進行校本通識課程發展計劃。本校亦投放資源在高中通識科,進行分組教學,縮減師生比例,增強互動教學的成效。
2.圖書館館藏豐富,課室亦設圖書角,營造有利的閱讀環境。全校推行廣泛閱讀計劃,涵涉中英語文、史地數理,又設電子學習平臺。此外,每循環周有一節閱讀課,分享交流閱讀心得,并定期舉辦書展、親炙作家活動及好書推介會,以推廣校園閱讀文化。
3.教師會利用互動學習的軟件,講解抽象概念,或利用電腦模擬程式,讓學生進行實驗的觀察、探究及體驗;也多要求學生主動在互聯網上搜尋資料,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更大興趣,并在課堂上討論、分享以建構知識,使學習更為有效。電子學習平臺設有不同科目的自學練習,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4.中一至中三級推行跨學科專題研習,進一步鞏固解難能力及溝通能力,為高中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5.每循環周設公民教育及倫理課,課程涵蓋個人成長、地區社會、國家民族及世界。以議題的形式,讓學生思考,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公民教育組亦通過時事問答比賽、圓桌會議等,令學生多關注社會事務和國家大事。每年舉辦內地考察團,加強學生對祖國的認識,并深入學習中國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