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圣若瑟中學
Caritas St. Joseph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新界青衣青衣邨楓樹窩路10號
電話: 24331282 電郵: school@csjss.edu.hk
傳真: 24351349 網址: http://www.csjss.edu.hk
學校資料
本區 : 葵青區
他區 : 荃灣區, 離島區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黃循萬先生
校長 : 李淦章博士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占地面積 : 約 4275平方米
辦學團體 : 香港明愛
是否已成立法團校董會 : 否
宗教 : 天主教
創校年份 : 1971
校訓 : 忠誠勤樸、敬主愛人
家長教師會 : 有
學生會 : 有
舊生會/校友會 : 有
辦學宗旨
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不同的學習性向及潛能,肯定并鼓勵全人教育及均衡發展,引領學生認識天主并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體驗及發揚明愛精神。
學校設施
設電腦室、電腦實驗室及資訊科技研習中心,全校鋪設無線網絡。全部課室設電腦、液晶體投影機及屏幕,以支援資訊科技教學;課室、實驗室及禮堂均設空調。
教 學 規 劃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的語文政策是根據教育局通告第6/2009號有關「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及學校實際情況而制定的。本校深信,校本語文政策對學生學習的效益,影響深遠,而良好的中、英文水平是奠定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本校制定語文政策時,主要根據以下四項原則:1.家長的期望;2.學生的學習需要;3.學生語文能力、水平、興趣及表現;4.學校人手及財政資源。具體措施包括:
1.重視提升學生運用兩文三語的能力及學習
1.1 中一至中五級中、英文科均設「輔導班」,以分組形式上課,減低師生比例,提升學與教效能。
1.2 透過晨讀課推廣閱讀風氣,尤其于晨讀課加強學生閱讀中、英文課外書籍。
1.3 中文科于初中各級舉辦「唐詩」及「宋詞」闖關等學習活動,提升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興趣。
2.營造英語語境
2.1 由外籍英語老師主持課后英語角活動,提升學生的聽、講能力。
2.2 于試后活動舉行全校參與之English Festival,透過各項英語學習活動及表演項目,提升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
3.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3.1 推行母語教學,同時重視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由10/11學年的中一開始,按年增加在非語文科目進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的級別,在個別科目(數學、初中通識、音樂),以英語重溫概念和內容;教授英語詞匯(倫宗、視覺藝術、基本科技、基本商業、電腦、時裝設計)及定義(科學)。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為不同性向、能力的學生提供多元化課程:除常規課程外,于高中提供多樣化的「應用學習」課程,擴闊升學或就業出路。學生除依能力分流外,中、英、數于個別級別實行小組教學,以達到拔尖、補底、扶中的效果。積極引入校外專業支援,為老師提供到校專業培訓,提升新高中課程的教學策略及技巧。鼓勵教師作專業交流:集體備課、同儕觀課及逐步發展優質課業是本校的關注點。致力藉教師團隊的共同協作,提高教學水平。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 高中提供應用學習課程及10個選修科。
2. 課程重點:為協助學生順利銜接高中核心及選修科目,于初中開設「通識」及「時裝設計」科,以便學生能于升高中一時銜接「通識教育」及「科技與生活」科。中一至中三級基本科技、視覺藝術、基本設計及時裝設計科均由老師自編教材,以配合科技教育課程的最新發展需要。
(4)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推動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及網上學習:每週星期一至四早上設「晨讀」課;各科于設計課程時,引入廣泛閱讀元素。中、英語文科積極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圖書館主任與各科配合,舉辦跨科主題閱讀。利用網上學習系統eClass及慧科新聞資訊網上資料庫支援學生自學;學生課后可在電腦室或圖書館進行研習。推廣專題研習,藉此培養學生自我建構知識、同儕協作及溝通能力。透過早會、周會、班主任時段及生活教育課的有機結合,為本校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奠立了堅實的基礎。我校相信「教育最重要的是與生活聯系」,所以整理教材,有計劃的指導學生,從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發展天賦才能,培養健全的品格;使其身心平衡、關愛他人,服務社羣的獨立個體。高中的「其他學習經歷課」,內容多元化,切合學生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生活和職業技能,拓展其視野,學校又為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設助學金,免其落后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