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兇猛的敏感時刻,香港特別政府兩位高官連續兩日對于“十萬億熱錢屯兵香港”的說法給予澄清。
繼前一天香港金管局局長陳德霖駁斥“香港熱錢泛濫論”,香港政府網昨日下午又發布香港財經事物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的講話,他再度強調,大量熱錢囤積香港的消息不屬實,對于香港有多少熱錢,香港監管當局一直在跟進,也一直掌握數字。
本周初,曾有內地某權威媒體援引分析師的話說,通過對沖基金等渠道,香港大約有10萬億港元熱錢,此舉引得各方關注。由于相關媒體的身份,其后更有不少分析師解讀為意欲加息抑通脹的中國人民銀行或許已在嚴防熱錢。
港府再否萬億熱錢說
據香港政府網站12月1日消息,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在會見媒體時再度談到了熱錢囤積香港的問題。陳家強直言,上述報道與事實不符。
陳家強說,目前在香港運作的對沖基金,主要投資在香港及區內的股票市場,所管理的資產大約5000億港元。從全球來看,全球對沖基金總資產大約有2萬億美元,相當于16萬億港元。“大家可以分析一下會否有10萬億港元在香港囤積。”
陳家強接著解釋稱,由于內地有很嚴格的監管,目前投資內地基本只有一個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因此也不能說對沖基金資產隨時可流回內地市場。
陳家強表示,關于有多少熱錢囤積于香港,香港政府監管當局一直跟進,也一直掌握數字。最值得留意的數字,是金管局已宣布的數字,例如2008年-2009年底,有6000多億港元。而上述資金中大部分為上市公司集資的資金。這都是長線投資的資金,非短線的資金。
陳家強還強調,香港證監會和金管局也會每日留意市場運作。
提及今年11月30日剛剛在港獲得熱捧的人民幣國債,陳家強則說,上述國債發行利率低(編注:說明買的人多)這既反映了市場情況,亦反映了目前香港人民幣存款金額正在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香港高官連續第二天出面澄清有關熱錢問題。
此前一天,陳德霖剛剛在北京表示,香港的人民幣存款迅速增加,其來源主要是自香港居民的個人需求以及內地通過貿易支付給港企的貨款。目前香港本地人民幣供求關系平衡,不存在外幣“熱錢”通過跨境貿易結算框架下大規模炒作人民幣的現象。
香港特區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人民幣存款今年10月顯著增加678億元至2171.26億元,按月大增45.4%,比去年年底增加1500多億元。
港府力促人民幣回流
有意思的是,恰在熱錢說最為激烈的時刻,昨日卻傳出促進人民幣在港發展及幫助人民幣回流的最新消息。
據路透社報道,身在北京與內地金融監管部門溝通的陳德霖昨日表示,內地正研究容許香港保險公司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以讓香港的人民幣保單增加投資和保值的渠道。
“(香港)保險公司收到的人民幣有投資運用的需要,其中一個可考慮的渠道是參與內地同業債市;這對投資、增值和保值是增多一個渠道,對香港保險產品的開發也有正面作用。”陳德霖說。
今年8月,央行曾出臺政策允許境外銀行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陳德霖指出,央行要研究政策中容許的“海外金融機構”是否包括保險公司。
此外陳德霖還說,國家發改委正研究讓內地工商企業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
此前一天,陳德霖拜訪了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據《證券時報》報道,尚福林在上述場合透露,將加快研究推出小QFII。
簡單地說,小QFII即允許在港金融機構用其持有的人民幣投資于內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