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樓價持續攀升,港府亦采取多項措施預防樓市泡沫,其中一招是增加土地供應,香港財政司司長在新一份預算案中,更可能提出“加碼”─將每年推出土地的單位目標由2萬伙提高至3萬伙,并研究將多幅新土地納入新勾地表內。綜合業界意見,新加入的地皮估計包括有前北角恏用地、前何文田恏用地、荃灣前大窩口工廠大廈地皮等,當中以何文田恏地皮最“矜貴”,市值近700億元,其余選址尚包括東涌第54及55A區、將軍澳第66區余下地塊、將軍澳第68區等等,測量師估計上述地皮估值逾1500億元。
為壓抑持續上漲的樓價,港府于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每年將提供可建2萬個單位的土地的目標,近日更“放風”指將加碼至每年3萬個,決心循增加土地供應來控制樓價。按此計算,則勾地表每年單位供應量要超過1.7至1.8萬伙,而為保證土地供應,消息稱,港府來年將繼續主動拍賣土地,數量并會增加至逾10幅。
綜合業界意見,有機會加入新勾地表的地皮中,以前何文田恏地皮最受矚目,該地皮占地約64萬呎,若興建商住建筑物,可以9倍發展,樓面面積高達576萬呎,屬罕有的市區“巨型”地皮,高限定于100至120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
地皮位置鄰近新地去年6月斥109億元投得的何文田佛光街地皮,專業測量師兼世紀21(香港)營運總監陳東岳表示,參考去年拍賣成交價,初步預測前何文田恏地皮樓面地價約1.2萬元,市值達到691億元的“天價”,但因涉資巨大,相信港府會將地皮分拆出售,以免只得大型發展商有能力競逐,而不同發展商競爭亦可令成交價提高,將有力問鼎“地王”。
不過,雖然港府積極透過增加土地供應控制樓價,勾地表、補地價、“一鐵一局”等供應不絕,但即將實行的發水限制,將令發展商取地態度趨向保守。亦有測量師指,“遠水救不了近火”,增加土地供應對于壓抑樓價的成效仍有待觀察。
另一幅受到關注的地皮,為鄰近北角郵輪碼頭的前北角恏地皮,屬少見的港島區臨海地盤,望東九龍海景,由于前方沒有建筑物,未來景觀有保證,但毗鄰東區走廊,居住于此則將要面對噪音及空氣污染等。城規會資料披露,地盤占地達314,315呎,可以最大約2.87倍發展,可建樓面達900,694呎。其中,最大住用樓面不得超過577,822呎,非住用樓面不得超過322,872呎,高度不得超出80米,并需保留不少于55,489呎的樓面作為提供港府、機構或社區設施,以及保留不少于136,490呎的公眾休憩用地。陳東岳表示,參考鄰近新盤的造價,預測地盤樓面地價達1.5萬元,市值達1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