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去年7月《香港銀行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的簽署為起點,隨著香港人民幣存量的急速增加,香港各項人民幣業務正迅速展開。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正與中央政策、中國資本賬戶的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互相配合、漸進發展,呈現出市場多元化、產品創新化和投資方式多樣化的特點。
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
今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以央行第1號公告的方式,發布《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拉開了人民幣國際化政策新年進一步開放的序幕。此舉意義在于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并改善國際收支平衡,減緩通貨膨脹壓力。業界普遍相信,今年將有更多有關資本賬戶自由化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陸續出臺。
自去年7月起,香港人民幣存款大幅上升。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香港人民幣存款在去年底達到3149億元人民幣。機構預測,未來三至四年內,人民幣存款有望達到2萬億元。隨著未來人民幣計價新股等產品推出,人民幣有望于5年內基本實現自由兌換。
根據匯豐中小企業信心調查報告,目前37%的香港中小企業已經以人民幣結算跨境貿易,預期今年內該比例會增至50%。另外,目前有四分之三的中小企業已經或打算持有人民幣存款。
人民幣流通量不足是軟肋
不過,目前香港人民幣仍處于流通量不足的情況,限制了人民幣計價股票等高收益產品在港推出。
對此,港交所于今年初提出籌建“資金池”,由港交所自行擔任資金池管理人,通過向銀行取得最少數十億元人民幣信貸額度,為買賣人民幣計價股票的投資者兌換所需資金。
與此同時,香港金管局已于本周一允許銀行開設人民幣本票業務,投資者除了可通過本票認購人民幣新股外,也可以用來作為購入其他人民幣產品的工具。
首批以人民幣計價的股份將以房地產信托基金為主,雖然此類產品的價格波幅有限,未必符合市場對高收益的需求,但相較于債券,流動性已顯著增加。據了解,作為主承銷商的中信證券、中銀國際及匯豐已初步接觸基金公司,并表示可開設人民幣證券戶口。香港中央證券登記處則于近期宣布,計劃首創以“雙幣及雙股制”形式,推出IPO,即約一半金額以人民幣集資,另一半用港元,分兩種貨幣計價交易。
目前,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正積極為企業發行上市以人民幣定價做準備,主要細節由證監會決定,但有關清算協議的操作細則,則需要向金管局及中國人民銀行請示。
一旦新股上市以后,人民幣計價的認股證或將隨之推出。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表示,今年人民幣衍生品推出的概率為三成。他說,新股上市后,港交所普遍需三個月觀察該股的成交及流通量是否穩定,才會納入可發行認股證名單,故預期上半年人民幣計價認股證獲批發行的機會不大。
人民幣定息市場硝煙彌漫
央行從去年年底到最近一次的加息均未撼動香港本地銀行的低息水平,香港人民幣定息產品市場依然十分火爆。
據悉,匯豐銀行目前1萬元至50萬元的人民幣存款利率為0.495%至0.71%,而50萬元或以上存款利率為0.5%至0.76%。去年開始的攬儲戰仍在繼續,中信銀行國際近期宣布,3月底推出人民幣定期存款優惠,50萬港元或以上可享優惠年利率最高達1.1%。
而香港離岸定息產品的利率則每況愈下,不過仍難以阻擋機構赴港發債的熱情。匯豐銀行環球資本融資及債務資本市場總監兼香港及中國區主管鄧梅君預期,今年香港的人民幣債券發行額將由去年的400億元人民幣增至逾800億元人民幣,發債體主要是內地的國企和金融機構。
與此同時,大型國際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也更加活躍。繼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后,世行轄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FC)已于1月25日在港發行1.5億元人民幣五年期債券。
人民幣計價基金也正慢慢浮出水面。據不完全統計,香港至少已有10家金融機構已經或者正在準備發行人民幣計價基金。
同時,人民幣產品的募資地也超出了香港范疇。星展銀行已于2月8日在新加坡推出一系列人民幣投資產品。
此外,人民幣業務也已突破證券領域。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日前表示,今年3月至4月或會推出人民幣報價及結算的黃金公斤條交易0%。
·鏈 接·
香港金管局助理總裁劉應彬: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需三個支撐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劉應彬15日在美國銀行美林證券舉辦的人民幣國際化論壇上說,發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需要人民幣融資中心、人民幣貿易結算中心和人民幣財富管理中心三個子中心的支撐。
劉應彬說,香港作為人民幣融資中心,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內地以外發展人民幣債券的市場,至今已有超過15只人民幣債券在香港發行,融資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發債主體也逐步擴大至香港金融機構在內地的附屬公司,乃至香港公司、國際金融組織及跨國公司等。
劉應彬說,香港作為人民幣貿易結算中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內地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由最初的5個城市擴展為20個省份,至今已有6.7萬家內地企業獲準參與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其中,超過75%的結算業務由香港的銀行受理。他說,香港將進一步發展更多種類的以人民幣結算的投資產品,比如保險產品和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