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報道,核工程專家、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分析說,目前對福島核電廠采用的降溫挽救措施安全可行。
郭位認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爆炸,相信是在密閉空間內,積聚太多易燃氫氣所致,而并非核反應堆出事。目前日本采用的救亡措施,即繼續大量注入冷水為反應堆核心降溫,是最安全可行的。
郭位也表示不用擔心此舉會引起反應堆爆炸。由于所有附近的核電廠已經停機,完全沒有核反應的情況下,是不會爆炸的。而過去幾日的爆炸,釋出輻射的份量不大,由于天氣好,很快隨著風勢吹散,相信影響較小,再發生爆炸的機會亦不大。
郭位指,該電廠已有40年歷史,已是核電廠壽命的極限,應該提早進行大型維修。本次爆炸不僅發電機壞掉,后備冷卻系統失靈,水泵系統停頓,顯示核電廠后備電力系統失修。
港府曾提出10年后本地核電供電比例增至50%,面對此次核事故,港人憂心忡忡。郭位表示,香港附近的核電廠設備建設比較新,防護和冷卻系統也較日本福島核電廠增加一倍,而且有多重后備系統,相信相當安全,呼吁市民毋須擔心。
對于日媒報道指已有22人遭到輻射感染,郭位預測,本次受到輻射的人員應該大部分是工人。距離太近,穿保護衣也是有限的,他認為嚴重者有可能出現頭發脫落及嘔吐的癥狀。
對于需要前往日本的港人,郭位建議服用含非放射性碘元素的食品,填滿人體甲狀腺,阻擋放射性碘的攝入。此外,不要被雨水淋到。因為,放射線有極大可能被雨水凝結住,而沒有流走,接觸雨水有一定的危險性。
郭位建議中國核電機構學習經驗,做好足夠維修和人員培訓。而電廠亦應該熟練模擬可能遇到的情況,包括受導彈襲擊、大型地震、水災等,并作出后備方案。
郭位說,核電是工程管理的問題,不是物理問題,所以人為因素最重要。對于核電人才來說,聰明不是首要,而是耐心和細心。冷卻系統的檢驗和人員的應對培訓,是核電安全的重中之重。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校長郭位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專長是可靠性研究,特別是電子和核能的可靠性研究。(曉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