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晚報》報道,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議,研究了中央部門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三公”經費預算有關問題。會議決定,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不僅如此,財政部新聞發言人戴柏華表示,今年還將公開中央預算部門出國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的經費預算。
對于以廉政著稱的香港特區政府,有沒有“三公”消費?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預算、開支全公開
1
預算細化到一張辦公紙
在內地政府部門普遍存在的“三公消費”即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和公費出國,在香港基本不可能。
首先,公款吃喝和公費出國基本不可能,因為香港政府的財政預算公開透明舉世皆知,政府及各部門的財政預算是完全毫無保留地向公眾展示,并接受公眾查詢和質詢。其一個部門在網上公開的財政預算情況、支出情況竟然能多達數百頁,細化到了“一張公務用紙”、“一張桌椅的維修”,你想濫用公款吃喝,門兒都沒有。
2
餞別晚宴后被要求退款
香港政府的財政制度對官員的開支向來要求嚴格。比如香港審計署曾公開批評個人資料私隱公署辦公室有浪費之舉。按香港政府的標準,公署辦公室55名員工的辦公面積應該是732平方米,當時的面積卻高達1154平方米。此外,公署還為兩任前專員舉行餞別晚宴,第一次人均支出750港元,第二次人均支出650港元,審計署認為這不符合香港財政“適度和保守”原則,因此要求兩位前專員退還款項。
3
特首外出訪問開支被曬
在香港,公務員出差公干受《公務員事務規例》管理,規定公干期間涉及的開支,包括住宿、膳食、洗衣、一般應酬、交通、零用雜費等,一律由公務員領取的膳宿津貼中自行支付。要求非常嚴格,例如,出發當天在香港飲食等費用一律不計算,有關申請必須逐級審批,部門首長的津貼申請以及任何人的超額支出,都必須經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審批。
今年2月中,香港特首曾蔭權過去4年來的外出訪問開支被公開。這份統計文件,只要傳媒向香港特首辦公室索取,半天內便可以拿到。文件中詳細披露了曾蔭權從2007年11月到2010年11月之間外出訪問的明細安排,包括每項活動日期、地點、行程項目、機票費用及其他開支情況。
解釋
政府信息公開
是港人共識
類似于香港特首差旅費這種信息公開,在香港人看來,早已習以為常。面對記者的咨詢,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曹景鈞表示,這種信息公開,是香港政府一個相當尋常的做法。他解釋,在某種程度上,香港政府是相當樂意公開類似的信息的,“因為香港的反貪、廉潔和高效,在國際上是非常出名的,公布這一類信息,對于塑造政府形象非常有利!
公車規定嚴格 只有6000多輛公務用車
香港擁有近17萬公務員,目前約有公務用車6777輛(2009年統計)。香港公務用車管理有一套嚴格規范的法律制度。香港財經及庫務局下屬的物流服務署統一負責政府車輛的采購配置、運行監管和專職司機的管理工作,政府各個部門負責配置本部門政府車輛的保管和使用,并隨時將車輛運行情況上報給物流服務署,形成了一個職責明確、精干高效的政府車輛管理體系。
更重要的是香港擁有一支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公務員隊伍,各級公務員自覺遵守有關規定,這是任何制度或規章得以執行的根本保證。
香港配有專車的最高級別官員約在20人左右,按照規定可配置貴賓車,在公車使用上不僅免費使用,并且不限用途。但最高級官員公車車號媒體都掌握,隨時隨地受到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實際上公車私用受到無形的制約。任何配置在部門的公車都不能成為首長的專車,公車私用的特權隨級別下降而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