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20日開鑼,現場成為書的海洋,氣氛熱鬧。兩岸三地出版界齊聚書展,將香港書展打造成兩岸三地圖書盛會。
雖然書展開幕當天并非假日,卻吸引了逾千名市民排隊,現場到處擠滿了人。“全場8折”、“全場7折”、“100元10本”的叫賣聲此起彼落;在書展的攤位中有書迷捧著書安靜的閱讀,角落里也有人全神貫注地閱讀著剛買回來的書籍……現場既有熱鬧的一面,亦有閑適的一面。
香港市民吳小姐表示,每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已經成了書迷的嘉年華,如果不來總會覺得缺少了點什么。
香港書展擺放出來的書籍包羅萬有,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上至天方夜譚,下至煮飯湊仔,一應俱全。
香港天地圖書副總編輯孫立川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香港書展可以說是兩岸三地圖書盛會,各種題材都可以在書展中找到,出版界百花齊放。他認為,香港的出版、新聞、言論自由在書展表現充分,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書籍都可以在香港找到,連外國一些圖書館每年都會來書展采購圖書。
書展主辦方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去年參觀書展的市民每人平均花費475元(港幣,下同),有兩成人更花費700元以上。他指出,雖然一連7天的書展很難改變市民的閱讀習慣,但書展舉行的目的是希望鼓勵閱讀,他相信市民買書回去就會看。
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恩泉指出,香港書展是多個書展中唯一一個作純粹銷售的書展。周啟良表示,情況正在改變,香港今年增設了“網上版權交易專區”,目前已有超過6000本可作版權交易的書上載至該專區,希望促使香港成為亞洲重要的知識版權交易中心。
記者在書展中注意到,電子書籍正在走俏。幾乎所有書商都有推出電子書,主辦方更推出一個手機程式,讓市民可以免費下載1000本電子書籍。有書商對記者表示,推出電子書時潮流所迫,沒有辦法,“不推出電子書,只能等著被淘汰。”
除了本地的書迷,記者發現了內地書迷成了書展中一股不可忽視的購買力。來自浙江的黎先生表示,這次是第一次來香港參加書展,對政治類書籍特有興趣,準備了3000元來買書。他說,香港書展的氣氛很好,“以前常聽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現在過來一看,發現不是這樣,香港人還是很喜歡讀書的。”
本屆書展共有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526家出版商參展,連續多年來港參展的內地出版商依然陣容龐大,參展商數目比去年增加25%,展出面積也增長了18%。連續多年參展的廣東新華發行集團總經理陳盛光表示,香港人對簡體字書籍的接受度較多年前剛參展時提高了很多,現在連年輕人都看得懂簡體書籍,預計今年銷售額將持續上升。
對電子書的沖擊,陳先生也表示感受甚深,公司目前也進軍電子書市場,不過,他認為,傳統書籍不可能退市,因為仍有需求,“就算有那么一天距離現在仍很遙遠”,陳先生說。
第二十二屆香港書展為期7天,除閉幕日外均將開放夜場至晚10時或12時。除本地人士外,所有訪港旅客可經由“訪港人士售票處”,以優惠價10元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