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醫藥展將于11日開幕,2日的發布會上,業內專家指出,“十二五”規劃下內地中醫藥產業崛起,香港將扮演重要的橋梁角色。
“內地中醫藥產業崛起,港企要抓住機會,”中醫藥展主辦方之一、香港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的會長楊國晉說。根據中國中藥協會的數據,內地中藥產業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2015年總產值有望突破1萬億人民幣。但同時有數據顯示,中國中藥出口額僅占世界草藥貿易額的3%。
楊國晉說,今年‘十二五’規劃出臺,內地中醫藥產業將得到提升,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而香港中醫藥展可以成為內地中藥走向國際市場的橋梁。
走向國際市場,曾指責是“偽科學”的中醫藥理論是否存在文化隔膜?“中醫藥在中國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走向海外的確存在理解問題,”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創會會長黃伯偉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但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是理性的,中醫要靠體驗。”
“目前向國際市場推廣中醫藥,一方面要把故事講好,比如講中國古代對某樣藥物如何發現和使用的故事,外國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黃伯偉說,“另一方面,中醫藥擁有兩、三千年歷史,有些東西暫時解釋不清楚,就好像人類最初不理解雷電現象一樣。但是目前有高校正在研究,例如分析靈芝到底有哪些成分,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相信最終可以科學解釋中醫藥。”
另外,黃伯偉說,港府目前正在籌劃組建中藥行業的檢測和認證機構,亦將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中藥的質量是第一位,有廣告說‘藥材好,藥才好’,我要加上‘醫才好,病才好’。內地有個別企業出口假冒偽劣藥材,這方面香港可以牽頭做好檢測和認證,從源頭把關。”
香港中醫藥展(全稱“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展覽會暨會議”)由香港貿易發展局及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合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屆,8月11日至15日開展,吸引了內地、港澳臺、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近130家參展商。另外,貴州、黑龍江、吉林、青海、江蘇、四川及臺灣地區,將在會上設置地區展館。展會首兩日只供業內人士參觀,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中國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將發表主題演講。最后三日對公眾開放,市民可以挑選產品,參加保健講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