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4日表示,政府多年來為推動粵劇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今已初見成效,而香港演藝學院正在考慮設立粵劇學位的可能。
曾德成當天發表題為《香港粵劇醞釀新變化》的博文表示,隨著社會的演變,香港粵劇的發展遇到一定困難,為推動粵劇發展,特區政府成立了粵劇發展基金。在過去5個財政年度,基金推動了培訓人才和推廣粵劇的工作,去年更再獲注資撥款達6900萬港元,現今香港的粵劇,平均每年約有1000場次的演出。
他指出,港府的推廣工作很重視接觸年輕一代,通過不同計劃向大中小學推廣粵劇,又分別在2007年及2009年支持不同的粵劇團體舉辦面向全香港粵曲愛好者的粵曲精英大賽。
此外,粵劇劇本翻譯計劃是香港推廣粵劇努力中很有特色的工作,這些工作與不同大專院校合作進行,以供演出字幕及出版劇本之用。至今已有120個中英對照的粵劇劇目簡介上載到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的網頁,還有約20個劇本在翻譯。此外,為了保存粵劇精粹,基金已協助出版了多本有關粵劇的書籍和錄像光盤。
曾德成說,在過去幾年已取得的成績下,粵劇發展基金去年下半年舉行了連串面向業界的咨詢會議,定出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基金決定繼續推行資助計劃,為粵劇新秀提供更多演出機會。此外,粵劇推廣正在謀求與新高中學制相配合,粵劇音樂已列入新高中音樂課程,正規粵劇課程已在中學試點展開。香港演藝學院正在考慮設立粵劇學位的可能,落實后將有助于提高粵劇師資的專業水平。
“可以想象,若干年后,香港粵劇舞臺上將出現具專業學位的老倌,”曾德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