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香港指南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香港中秋觀火龍

  每逢中秋,迎月、賞月、追月三夜(農歷八月十四至八月十六),香港銅鑼灣大坑區的客家人都要喜氣洋洋地在區內大街小巷飛舞火龍,驅邪祈福,歡慶節日。這個習俗自1879年開始,已有132年歷史,成為香港最有特色的中秋節傳統習俗,也是香港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里的火龍用一種名叫珍珠草的植物扎成,龍頭由藤條構建,龍牙用鋸齒般的鐵片替代,龍眼由手電筒組裝,龍舌用漆紅的木片裝上,引龍跳躍騰挪的龍珠是金黃的沙田柚。除去龍頭、龍尾,龍身一共32節。扎好后,每節插滿長壽香,以備中秋之夜舞火龍點燃。大坑客家人舞動的火龍最短也在40米以上,最長的曾達到88米,是由300名青壯年輪流替換舞起的火龍。

  這里中秋舞火龍的起源,有著一段傳說:132年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后,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處搜捕,終于把它擒獲。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后,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得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就照辦了。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習俗就流傳至今。

  1997年香港回歸后,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日益關注香港本土的文化遺傳,注意保護原居民的文化形態、生活方式,舞火龍這一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很好的繼承和保護。如今大坑區中秋舞火龍活動規模越來越大,舞動的火龍也越來越多,區里除了設有總教練、教練、總指揮、指揮外,還設有幻燈組、龍珠組、龍頭組、龍尾組,以及音樂組、安全組等。每到中秋,輪番舞龍者達3萬人之眾,成為一道美麗的文化景觀,吸引了數十萬本地人和外來游客,成為香港中秋節慶活動的一大亮點。

  今年中秋節,筆者曾在香港大坑區感受到舞火龍的熱烈氣氛,心靈受到強烈震撼。我乘坐地鐵,隨著人群來到大坑,那里早已人山人海,許多外國游客正駐足觀賞。傍晚,舞火龍活動在人們期盼中開始了。最先出場的是打鼓樂隊,然后是身穿蘇格蘭服飾的表演隊巡場表演,最后才是舞火龍的隊伍閃亮登場。只見前邊是兩顆碩大的龍珠被高高舉起,緊隨其后的是搖動著的龍頭,后面噴出煙火的是長長的龍身,迂回盤旋著。火龍追著火球,沿著街道奔騰。大坑火龍從外形上看與內地耍社火中舞的龍差不多,不同的是這里的龍周身密密麻麻插滿了燃燒著的長壽香。既要將龍舞得精彩,又要不被香火燙著,對于舞龍者難度大了很多。太感謝這些舞龍的人了,為了讓大家過足癮,他們高舉著火龍穿插騰挪、跳躍翻滾,不停地表演著一些高難度動作,贏得一陣陣喝彩。

  這條火龍身長60多米,身上插滿點著的長壽香。舞龍者大都是年輕人,他們不要任何報酬,不顧煙熏、忍住火烤,舞動火龍,連續三晚,跑遍大坑,每晚持續四五個小時。中秋夜,大坑火龍還舞動到維多利亞公園,在中秋彩燈會上展示風采。精彩的表演結束了,插在火龍身上的長壽香被紛紛拔下來送給圍觀的眾人,我也很幸運的拿到一支,很開心,因為這是幸福的象征嘛。同行的人告訴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幸福是要傳遞的,最好是將得到的長壽香送出去。我當即將手中的香送給了身旁的一位外國友人,將美好的祝福送給了她。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申請,將“中秋舞火龍”這項民俗活動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