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豪章提醒考生,應考后應專注準備升學面試,留意不同學位或課程的內容、申請期等信息。
[注冊美國公司流程]香港首屆文憑試踏入尾聲,踏入5月將是學生為升學作最后部署及報名各項課程的死線。媒體上周在文憑試4個必修科(中英數及通識)完成后,于試場外以問卷訪問300名應屆考生,發現受訪學生對取得“3322”(中英文3級、數學及通識2級,即大學最低成績要求)的信心指數只有5.96分(滿分10分),即對能否升大信心只有“一半半”。逾半考生除報八大外,亦報讀副學士或海外院校當水泡。
首屆文憑試將于下周四最后一天應考,之后考生便可放悠長暑假,并著手思考前程。明報于4月16日至21日,即4個核心科完成后,到訪港島、九龍及新界共8個文憑試場,以問卷即場訪問300名考生,了解升大學信心和出路選擇。
調查發現,以0至10分計算,考生對取得“3322”的平均信心評分只有5.96分,僅高于合格水平;另有近一成半人只有0至3分。當中,共修讀5至6科的考生信心只有5.32分,相對修讀7至9科的考生,信心逾6分以上有明顯差距。[注冊美國公司知識]
出路方面,逾七成考生報讀八大資助學位,逾半人再計劃報讀副學位、海外院校或自資學位。其中報副學位課程有約35%,另有兩成考生盼往內地或海外升學。
學友社總干事列豪章分析調查結果,認為考生信心評分超過合格水平,或與文憑試練習卷程度較深有關,令考生加緊操練備戰,在真正應試時相對可輕松應付,提高信心。
[注冊美國公司常見問題]不過,對于考生傾向視八大為唯一出路,列豪章指出“3322”只是最低入學要求,非最終的升學資格,考生應趁5至6月的部署期,因應個人表現調整升學期望。他指出,6月4日前學生將有一次重選聯招學科機會,表現大為失準的考生應重新估量學科程度,再以“博前穩后”的態度選科;但因新制生發榜后可于已遞交的聯招表格再多選5個課程,故考生毋須過分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