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性去年平均壽命達到86.7歲,[香港公司審計]打破日本女性保持了26年的紀錄,成為全球最長壽。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指,女性平均壽命較25年前增加逾8歲,香港男性平均壽命為80.5歲,亦居全球之首。顯示人口健康情況大幅改善。因女性較男性長壽,女性的喪偶及離婚/分居比例更高,獨居女性過去15年增加逾一倍,女性領取綜援及“生果金”人數亦比男性多。有老人科醫生認為,港女長壽是因為食物豐富及醫療服務方便、水平高及平等。
自1985年以來,日本女性一直蟬聯世界第一長壽的寶座,現在終于被香港女性打破紀錄。日本厚生勞動省昨日公布,日本女性去年平均壽命為85.9歲,比前年減少0.4歲,低于平均壽命86.7歲的香港女性。日本男性平均壽命亦輕微下降至79.44歲,由第4名降至第8名。日本媒體報道,311日本地震罹難者增加,20多歲女性自殺率高,及呼吸道器官疾病死亡率上升都是導致壽命減少的原因。厚勞省估計,[香港公司查詢]
若沒有發生地震災害,女性平均壽命應是86.24歲,男性為79.7歲。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6日發表香港女性及男性統計數字,報告指出,隨著醫療服務不斷改進和市民對健康日益關注,大眾市民普遍較以前長壽。1981年的女性平均壽命78.5歲,男性7歲,至2001年分別為84.6歲及78.4歲,去年再升至86.7歲及80.5歲。
統計處指出,女性每年死亡人數明顯低于男性,由于女性壽命較男性高及男性離婚/分居人士再婚率高,喪偶及離婚/分居的女性數目普遍比男性高。獨居女性的比例由2006年的3.3%,增加至去年的5.7%,獨居男性比例只微升0.6個百分點;65歲或以上的女性獨居比例最高,超過一成六,較同年齡獨居男性多5個百分點。女性綜援受助人去年錄得超過23萬人,較男性多近一成。由于較多女性領取“生果金”,領取公共福利金的女性亦比男性多一成八。
老人科專科醫生畬達明認為,港人長壽原因主要有三,其一,香港交通發達,食物供應源源不絕,不單種類多,且24小時都有,令港人營養足夠;其次,香港醫院多且設備先進,市民15至20分鐘內可到達就近醫院醫治;[注冊美國公司美國公司注冊]而醫院治療不分等級,人人可獲公平治療機會。另外,香港完善的污水系統,亦減少傳染病發生。
對中醫學深有研究的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劉良亦表示,香港女性壽命較長,是基于香港的醫療系統和衛生防疫較為先進。在中醫藥理上,港女喜歡煲湯喝涼茶,有助身體去火,有利于預防疾病和加快病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