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園6月發生的氦氣球事故已完成調查。香港特區政府機電工程署(機電署)8月30日公布了調查結果。
機電署認為,氣球在操作時受到熱力和重復的機械運作影響,[天津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引致快速放氣口封條與氣囊的黏合力減弱,出現局部分離現象,直接削弱接縫的拉力強度。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后,封條的分離部分擴大,最終導致接縫出現缺口,泄漏氦氣,引致此次事故。
海洋公園在過往的定期檢查中,曾發現封條角位邊緣出現分離現象,并作出修補;但假若分離現象出現在封條內中央部分,則較難在定期檢查時發現。
機電署在事發后已指示海洋公園停用有關設施。為防止同類事故發生,署方已要求園方與氦氣球生產商共同訂立檢查快速放氣口接縫的完備方案。確定相關措施的成效后,機電署才考慮是否批準氦氣球運作。
機電署在調查過程中,檢視了有關操作數據和維修紀錄,同時翻看閉路電視片段,并會見海洋公園員工和傷者等相關人士,[寧波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以確定事發時的情況。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和會面紀錄,氣球在離地約60米時,氣球內的氣壓開始下降。降至離地約20米時,氣球因浮力不足而加速下降。
詳細檢查顯示,快速放氣口與氣囊的接縫出現缺口,部分封條黏合位置有局部分離現象。快速放氣口位于氣球頂部附近,作用是當氣球在地面遇到緊急情況時(例如遇上臺風)將氣球內的氦氣迅速排出,以免造成危險。快速放氣口與氣囊的接合,[大連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主要是以封條從外圍覆蓋,并以特定黏合劑黏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