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十‧一黃金周期間的零售表現欠佳,繼香港旅游業議會吹出淡風,將黃金周內地旅客增幅調低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也預計,[深圳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今年黃金周零售增幅可能只有單位數字,甚至可能出現倒退情況,整個零售業也會出現硬著陸危機。
傳統7月和8月暑假,都是消費旺季,但是香港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今年8月份的零售總銷售價值為358億港元,同比上升4.5%;在扣除價格變動后,零售業總銷貨數量上升3.2%,即使較7月份上升,但仍然比市場預期為差,政府發言人也承認,增長步伐較之前明顯緩慢。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今天出席一個電臺節目后表示,今年8月份的訪港旅客人數增長28%,但零售銷售金額只增長4.5%,實在讓業界感到震驚和意外。
麥瑞瓊指出,內地旅客的人均消費開始下降,特別是珠寶鐘表等貴價產品的大額銷售,其實早在2011年的第三、四季開始升幅放緩,加上這些產品的商戶擴張過急,開店數目太多,導致同店銷售難以出現大幅增長,所以對前景不表樂觀。
對于9月份的數字,她也不表樂觀,預期9月銷售總額增長只有5%至6%,第三季或按年升5%,第四季則可能出現負增長。
她又認為,[青島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本港零售業有硬著陸風險。最低工資水平的調高,以及租金提升,都導致中小企業出現結構性成本上升,同時影響盈利能力,她指零售商需要留意庫存及資金周轉,否則有機會影響流動資金導致倒閉,問題不容忽視。
至于負增長在什么時候出現,麥瑞瓊說目前未能預計,但管理協會已將全年零售銷售總額增長預測,由15%大幅下調至7%,是2004年開放內地民眾到香港自由行以來的最低水平。她預期有部份零售商需要在冬季進行大型促銷,清理存貨。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早前曾向騰訊財經表示,部份珠寶公司過份擴張,導致租金和工資等營運成本上漲,為這些公司帶來一定風險。
事實上,已有不少依靠旅客做生意的店鋪,已作出轉型,連鎖化妝品店售賣奶粉已不再是新鮮事,以卓悅(00653.HK)為例,部份分店便出售紅酒吸引內地旅客,大型連鎖電器店百老匯,也推出手表專柜,以爭取更多收入。
此外,受零售環境欠佳影響,名牌代理迪生創建(00113.HK)、珠寶金飾股謝瑞麟(00417.HK)、鞋商盈進(01386.HK)以及服飾商堡獅龍(00592.HK)先后發出盈利預警,反零售市場前景不樂觀。
投資銀行瑞信也發表報告,內地訪港游客的增長雖然強勁,但增長主要屬于即日來回的旅客,故對本港零售的刺激作用較低。瑞信預期,香港零售及服務市場第三季仍然疲弱,拉低本港經濟增長。至于第四季方面,由于QE3的低息環境,[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刺激民眾和旅客買金意欲,會利好第四季零售巿場,但增長前景仍然疲弱。
不過香港政府仍大派定心丸,指本地勞工市場情況依然良好,加上到訪香港的旅游業持續增長,應繼續為零售業務帶來一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