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潘太平月底將離任返港。5日,在其任內最后一次的媒體交流中,潘太平表示,在離開成都辦以后,他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川港兩地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
談及工作了三年多的城市,潘太平表現出些許惆悵,[注冊塞舌爾公司]“來這里之前,我告訴自己不能投放太多感情,因為三年任期一到就要再次單身上路。但如今就要離開,說心里沒有糾結是言不由衷的。”但對于成都這座西南重鎮未來的發展,潘太平顯得信心十足,“我一直都建議港商們趕快來四川、來成都,不要等最后一班車才跳上去,未來十年實現高增長的地方一定是這里!”
2009年10月,潘太平出任香港駐成都經貿辦第二任掌門人,正如機構的名字所言,“經貿”是其首要、最基本的任務。在他三年零兩個月的任期內,恰是港資西進速度最快的時期!暗2012年初,港商在四川投資160多億美元,占到四川外資42%!迸颂奖硎,僅在成都市錦江區的港澳現代服務業園區里就聚集了超過120家港資企業,涉及多個領域。
川港交流并不僅局限于港資西進。目前,已有13家四川企業在香港成功上市,超過30家四川企業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或開設分公司。[注冊薩摩亞公司]潘太平告訴記者,“最出名的是譚魚頭,已經在香港有5家分店了,很受香港民眾的喜愛!
“四川與香港之間經貿交往的領域、方向都呈現著多元化的趨勢”,潘太平希望,川港兩地的經貿合作、交往能夠向更多的全新的產業涉及,“比如創意產業、物流產業這些都有很好的合作前景,此前我們也組織了一批香港的物流企業到成都進行實地考察!
三年間,潘太平和他同事們所努力的,又遠不止于“經貿”:享有世界聲譽的香港中樂團兩次來蓉演出,以及香港政界高層的頻繁到訪。這些除了經貿之外的全方位合作關系,在潘太平看來是四川獨有,而這些正是起源于香港特區政府援助汶川地震災區。“利用援建難得的機遇和平臺,我們拓展出除經貿以外的深厚感情。”[薩摩亞公司注冊]
香港駐成都經貿辦于2007年2月成立,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內地成立的第四個辦事處。據悉,香港駐成都經貿辦第三任主任將于7日飛抵成都。在陪同其走訪重要對口單位,完成工作交接后,潘太平將于月底返回香港!拔視蚤_放的心態迎接下一個挑戰”,潘太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