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機制爭議釀盈利難題[法國公司注冊]
香港迪士尼開業之初,預計5至15年,每年1000萬客流量,開業第二年就可收支平衡,資本回報率為25%,但是實際情況一直不如預期,前3年游客總數僅為1380萬人次,并連年虧損。
金民豪解釋,金融危機和禽流感拖慢了香港迪士尼盈利的步伐。另外,面積過小和缺乏針對內地游客的景點項目也阻礙了香港迪士尼的發展。
不過,業界普遍認為,先天利益分配機制的不公平也是造成迪士尼連年虧損的重要原因。香港迪士尼由香港特區政府和美國迪士尼公司合資建設和運營,建設共耗資141億港元,特區政府投入約90%資金,但只擁有57%的股權,美國迪士尼公司則擁有43%股權。根據合約規定,香港特區政府只能在樂園門票收入中分成,相關產品銷售收益和附屬經營項目全部歸屬迪士尼公司。
[法國注冊公司]由于門票收入相對總收入十分微薄,香港迪士尼實現盈利先天不足。不過,在三個新園區相繼完成后,客流量大幅增加,金民豪表示,相信情況將陸續好轉。
十個擴建方案圖翻身,與上海不存在競爭
目前,香港迪士尼約有10個擴建方案在手,正逐一研究可行方案,暫時沒有結論及投資數目。此外,特區政府作為樂園大股東,雖然在有盈利的情況下理應“分一杯羹”,但為了長遠發展,特區政府已決定不領取“紅利”,讓這筆款項留給樂園投放于未來發展,應付游客對樂園的需求。
針對上海迪士尼未來建成后對香港的挑戰,金民豪表示,股東對香港旅游業的發展充滿信心,香港迪士尼與上海在建的迪士尼樂園不存在競爭關系,香港和上海基于不同的旅游業定位會吸引不同的游客,中國有13億人口,市場龐大,足以容納兩個迪士尼樂園。而且,由于亞洲發展主題公園的時間較短,相信同業的增多有利于培養主題公園文化,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香港迪士尼賺錢啦!備受矚目的全球最小迪士尼香港迪士尼樂園,在開業逾7年之際終于扭虧轉盈。迪士尼樂園日前公布2012財政年度的業績,總營業額達42.72億港元,是2005年9月開業來首次盈利,僅僅一年前,樂園還虧損了2.37億港元。
受益于新景點及內地客增加
[注冊意大利公司]為了增加游客量,香港特區政府和迪士尼公司于2009年達成協議,擴建香港迪士尼樂園,增設三個大型景點。“反斗奇兵大本營”和“灰熊山谷”于2011年11月及去年7月先后開幕,游客人數迅速增加,而新建主題區“迷離莊園”預計今年年中落成,屆時樂園總面積將增加23%,相信可帶動新一輪的客流增長。香港迪士尼行政總裁金民豪認為,去年業績理想,得益于新景點增加。
內地游客也是“扭虧”功臣。年報顯示,2012財年,香港迪士尼游客人數增長13%,達673萬人次,其中內地游客為主要客源,總人數達300萬人次,占比45%,香港本地居民占33%,其余22%為國際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