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三八婦女節”之日,希望特區政府認真響應香港婦女的十大訴求,為撐起半邊天的女性提供適當保障,確保婦女擁有健康的身體來照顧好家庭。
文章摘編如下:[注冊法國公司]
首先,應盡快立法全面落實男士有薪侍產假,鼓勵丈夫陪伴太太分娩,并分擔照顧初生嬰孩的責任,紓緩產婦的壓力。
第二,應增加育嬰及幼兒托管服務,尤其是6至12歲兒童的暫托服務。現時全港只有142間課余托管中心,小區保姆服務亦嚴重不足,難以滿足各區家庭的暫托需要。為免觸犯獨留兒童在家的法例,不少婦女被逼放棄工作,為此,政府應按各區需要提供彈性的托管服務,讓婦女安心上班,釋放女性的勞動力。
第三,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癥數據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1993年起乳癌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癥,每年新增3000多宗確診個案。但香港婦女卻忽略及早發現乳癌的重要性。所以,政府除加強教育女性關注健康如何自我檢查外,亦要提供免費乳癌普查,減低婦女患癌的機會。
第四,由于子宮頸癌是目前唯一有預防疫苗的癌癥,歐美國家亦已經為12歲以上女童免費注射子宮頸癌疫苗,但香港女性卻要自費3000多元(港幣,下同)到私家診所注射疫苗,變相令到有錢人才可預防癌癥,對基層婦女并不公平,因此,政府應為全港適齡女童提供免費子宮頸癌疫苗。
[法國公司注冊]第五,愈早發現癌癥有助提升治療成效,但政府轄下母嬰健康院只為25至64歲婦女提供子宮頸細胞檢查,而且宣傳不足,部分婦女并不懂如何預約這項只須100元的檢驗服務。為鼓勵更多女性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癌癥,政府應為全港女性提供每3年定期免費子宮頸細胞檢查,減低延誤治療對婦女健康的影響。
第六,為鼓勵更多女性定期接受婦科檢查,加強女性關注健康的意識,政府應加強宣傳,推動婦女健康教育,通過不同渠道,發放宣傳片段,派發刊物等,喚起女性對預防和及早發現婦女病的認知。
第七,經過多年的爭取,不少公共場所的女洗手間廁格比例仍然不足,婦女輪候洗手間時間仍未有顯著改善,所以,政府應立法增加女性廁格數目,紓緩婦女輪候如廁之苦。
第八,將軍澳醫院增設產科計劃,由于欠缺醫護人手而延誤,政府應增撥資源,加強婦產科服務,包括增加助產士的培訓名額、增聘醫生接受婦產科的專科培訓,以填補婦產科醫生的空缺,避免跨區分娩的危險性。
第九,由[法國注冊公司]于去年在港鐵發生的非禮案及偷拍裙底案較前年分別增加接近兩成及3成,繼續令人關注女性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的保障,所以,港鐵應在繁忙時段增設女性專用車廂,并在全線列車加設閉路電視系統,加強對婦女的保護。
最后,雖然香港女性地位日漸提高,但在家庭、職場及社會的地位、角色、分工和發展空間,仍存在性別不平等的情況,女性在政治與經濟的權力亦較少,經常受到社會的壓力。所以,我們繼續爭取兩性平等,婦女平權,保護女性不受性騷擾及暴力對待,鼓勵女性參與政治及社會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