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聯同香港腎臟基金會、香港腎科學會發表一份調查,指在受訪的2019名市民中,有多達58%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急性腎損傷的成因、[伯利茲注冊公司]35%受訪者不知征狀、69%不清楚急性腎損傷會引致末期腎衰竭。
香港腎科學會主席馮加信指出,患有腎石、血壓驟降、急性腎小球炎以及服用部分藥物都有可能引致急性腎衰竭。
馮加信又表示,定期做身體檢查、測量血壓和血糖、飲足夠水分、均衡飲食都能夠有效預防急性腎損傷。[注冊法國公司]一旦出現食欲不振、腰痛、小便有泡或變色等急性腎損傷的征狀,市民應該立即到醫院求診。
急性腎損傷如不及早治療,有可能會演變成致命的末期腎衰竭。有專家估算,香港每年約有2.1萬人患不同程度的急性腎損傷。惟大部分市民對該病沒有認識;甚至在未經醫生指導下自行服食藥物,增加患急性腎損傷的可能。
急性腎損傷在醫療界被視為與心臟病發和中風一般嚴重的疾病,[法國公司注冊]后果可大可小,如果得不到及早的治療,甚至有可能演變成腎衰竭,危及生命健康。根據估算,香港每年約有2.1萬人患不同程度的急性腎損傷,但大部分市民對急性腎損傷的成因和后果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