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一連三日舉行“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昨晚(25日)首場拍賣50件來自中國、日本及新加坡等地的藝術品,成交總額高達4.12億元(港元,下同),一度有多達200名買家在場競投。全晚最高叫價屬中國畫家常玉的《簾前雙姝》,[注冊意大利公司]成交價4435萬元;而出自內地著名畫家嚴培明的《李小龍﹕格斗精神》,以逾1000萬元成交,拍賣收益全數捐贈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修復畫廊。
“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首場拍賣50件畫作、雕塑、壓克力木板等藝術品,來自亞洲各地,包括較為港人熟悉的吳冠中、趙無極與朱銘,以及日本的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等藝術家,創作年期由在20世紀初至最近都有。
整晚的競投氣氛非常激烈,不少作品均以高出估價兩倍、甚至5倍成交價售出,其中4名藝術家包括越南的阮潘正、日本的名和晃平、中國的朱沅芷及新加坡的張荔英,作品均突破個人拍賣紀錄,其中朱沅芷的畫作《馬上舞旋》成交額達1131萬元,高出估價350萬元逾兩倍,而張荔英的畫作《水果》則以507萬元賣出,較估價80萬元高逾5倍。
同時,有不少藝術品以高出千萬元成交,全晚叫價最高屬常玉的畫作《簾前雙姝》,成交價4435萬元,其次是趙無極的《水之音》,以3259萬元售出,較估價1800萬元高八成。不過,另一名藝術家張曉剛的畫作《同志與紅色嬰孩》,雖一度叫價達2600萬元,但仍未達無公布的估值底價,最終連同其他4件作出“流拍”。[意大利公司注冊]
另一幅名為《李小龍﹕格斗精神》的油彩畫布,同樣以近1053萬元高價成交,較估價的600萬高出七成半,而成交額會全數捐贈予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用以修復其中一個18世紀藝術廊之用。
香港佳士得高級副總裁張丁元稱,以往的同類拍賣一般只有約3億元成交額,認為這次突破4億元是超出預期,形容拍賣結果令人興奮及滿意,[意大利注冊公司]又指今次多了不少亞洲其他地區買家到場,相信當代藝術拍賣發展會繼續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