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翹首而盼的“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十29日正式簽訂,進一步推動兩地在金融及貿易服務的互助互利。業界認為新協議體現香港優勢,尤其貿易服務方面開放力度加大。
CEPA補充協議十共有73項服務貿易開放和便利貿易投資的措施,[注冊意大利公司]當中包括65項服務貿易開放措施,針對法律、建筑等服務行業。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表示,CEPA十在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比以前的協議增加,重點放在服務貿易及金融業,兩者都是香港的強項。內地服務貿易業開放程度及管治水平都低于香港,新協議的措施正好發揮香港優勢,有利香港服務貿易進入內地市場,尤其有助香港服務貿易企業在前海的發展。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楊釗認為,CEPA十進一步開放多個服務貿易范疇,相信這不但為香港服務業進一步開拓內地市場帶來重大機遇,同時亦為兩岸三地長遠建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產生正面影響。
金融措施方面,CEPA十有8項加強兩地金融合作措施,包括銀行及證券業務,如允許港資金融機構在內地設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且港資持股比例可達50%以上;以及研究內地及香港基金產品互認。
香港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李慧敏對剛簽訂的CEPA補充協議十表示歡迎。香港的金融業將受惠協議下的新政策,包括放寬成立合資證券及基金管理公司的規定。至于研究內地與香港基金產品互認安排,亦將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
香港輝立證券董事黃偉杰表示,[意大利公司注冊]內地的基金市場規模龐大,但以前礙于政策限制,香港的證券及基金公司難以進入。現在CEPA補充協議十打破規限,港資公司通過合資公司方式打開內地市場,對競爭激烈及已經較為飽和的香港證券及基金業界,的確有正面影響。加上港資持股比例高于50%,令港資公司可以掌握控制權及決策權,增加他們投資內地證券基金公司的意欲。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意大利注冊公司]兩地的基金互認將有利雙方的基金行業發展,尤其是香港基金業。由于香港市場開放,故此基金產品種類豐富,這些產品可通過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渠道進入內地市場,吸引中國投資者。內地及香港基金互認后,相關基金產品的審批工作將化繁為簡,對于兩地的基金公司都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