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是聯合國一項重要議題,在9月24日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開幕式上,香港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秘書長何志平獲聯合國大會主席邀請,[注冊盧森堡公司]闡述文化可持續發展,以及民間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扮演的角色。
何志平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應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化作實際行動。“它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一項政策,一個目標或者一場運動,它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
他認為,應該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價值”這個理念推廣至全世界。“當我們追求個人成長的時候,能夠充分尊重我們的社會、政治、自然環境以及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就會慢慢成為習慣。”
香港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是八個獲邀參與論壇的非政府組織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來自中國的智庫。根據由聯合國大會主席簽發的邀請信,何志平獲邀與各國首腦一起出席9月24日的“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開幕式,并于25日出席聯合國跟蹤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所作的努力特別活動,并在圓桌會議上發言。
何志平表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取得了重要而顯著的成果,成功將全球赤貧人口減少一半,即解決7億人的生活困難。但是,當前仍有12億人在饑寒交迫之中苦苦掙扎,12%的人口仍處于營養不良的邊緣。另一方面,[盧森堡公司注冊]每年卻有約13億噸的食物被人們浪費。他認為,面對這一情況,人們不能感到滿足與心安理得。
他呼吁民間參與到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當中。“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在于自律與節制,反對放任和過量。它提醒我們要戒除浪費,珍惜和善用地球資源,資源的消耗應取決于需要而非欲望,因為欲望是永無止境的。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可以時刻驚醒我們對抗貪婪,恪守中庸之道。”
在較早前接受專訪時,何志平認為中華文化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他說:“中華文化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否則不能存在五千年。五千年前我們的價值觀到今天還是運用得了。”他認為中國文化當中有很多資源,可以幫助世界文明更好地發展壯大。
聯合國大會是聯合國主要的審議、監督和審查機構,由聯合國全體會員國共同組成。第68屆會議于9月17日開幕,于9月24日至10月2日進行大會一般性辯論:[盧森堡注冊公司]“為2015年后發展議程做好準備”。根據聯大第65/1號決議,9月24日舉辦的“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會議”,具體商討“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后續工作,以及2015年后全球發展議程。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是一家非政府、非營利,從事能源戰略研究、開展能源及公共外交、發展能源事業的社會組織和高端戰略智庫,致力于促進全球能源合作和文化交流,也是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特別咨商非政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