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一些內地消費者紛紛拖著空箱子涌入香港購買必需藥品。記者發現,繼購買奶粉之后,藥品成為內地消費者赴港購物的熱門選擇。消費者舍近求遠購藥圖啥?如何保證消費者在家門口購放心藥、便宜藥?
拖著空箱子去,滿載藥品回
在北京工作的白領趙世齋告訴記者:“每逢長假,約幾個朋友飛到深圳,經深圳口岸赴港買保胃丹、保嬰丹、虎標頸肩舒、[美國公司注冊]黃道益活絡油、雙飛人藥水等常見藥,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信息流通快、藥品種類全、質量有保證,是我和朋友選擇赴港淘藥的原因。”
記者發現,近年來,赴港購藥的內地游客增加,部分游客購買常用藥、保健藥;而另一部分內地游客赴港則是購買進口藥。
在長沙工作的周月告訴記者:“香港進口藥品種多,我每次去香港給患癌癥的親戚帶治療癌癥的進口藥,受匯率、關稅等影響,這些藥品差價較大,比如德國生產的治療腸癌的靶向藥愛必妥內地購買的價格為4600多元(100毫克/50毫升),而在香港3200元即可買到!
舍近求遠淘藥圖啥?赴港淘藥族心態復雜
“坐4個小時高鐵從長沙到深圳,花1個多小時從口岸入港,逛遍各大超市、藥店,把家庭常用藥一一備齊,你說我勞心勞力圖啥?除了圖便宜,還是圖個安心!敝茉抡f。
一些消費者告訴記者,藥品種類多、醫藥公司管理規范、物價定價比較合理、部分特效藥內地難尋、進口藥價格差價大是吸引消費者赴港購藥的原因。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離岸公司注冊]內地出現香港淘藥熱潮,與內地消費者的經濟水平提高、健康意識增強有關,越來越多的人在醫療、藥品支出方面也隨之增加。
湖南一位三甲醫院的臨床醫生認為,赴港購藥族的增加與內地的藥品價格機制、原創藥研制落后息息相關,部分藥品經銷環節多、價格虛高,讓消費者更青睞品種豐富、價格相對低廉的港藥。“內地藥品市場原創藥少仿制藥多,而部分消費者認為這些原裝藥的療效比內地的仿制藥要好,而國外原裝進口藥在香港入關相對容易,由于匯率、關稅等因素影響,在香港購買進口藥確實便宜不少,如赫賽汀、愛必妥、多吉美等藥品價格差價動輒上千元。”這位醫生說。
湖南一位藥品生產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藥品經過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進醫院,醫院加價10%左右,價格層層加碼,這些灰色成本全部要消費者埋單。
赴港購藥熱背后的冷思考:如何讓消費者在家門口買放心藥、便宜藥?
不少消費者認為,除了藥價虛高外,藥品安全問題更是消費者心中“不能言說的痛”。近年來,毒膠囊事件等一系列事關藥品安全的問題讓社會很受傷,消費者對于藥企安全生產、藥監部門加強監管的呼吁聲不斷。
記者調查發現,執業藥師缺乏、[馬紹爾公司注冊服務]藥品經銷渠道混亂、網絡售假藥難查處等原因,讓藥監部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違法成本較低等原因,又導致部分違法藥企、藥店屢罰屢犯。
“如果能在家門口買到便宜、放心的藥品,誰愿意舍近求遠呢?”一位消費者說。
湖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向華教授等建議,減少藥品流通環節,規范藥品價格;推進醫藥分離,建立科學的醫?刭M機制,改變過去醫院“以藥養醫”的陋習,確保藥品不再成為醫院的主要“贏利點”;完善藥品研發、準入機制,完善藥監部門市場監測機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明確責任劃分、執法權限,對于違法違規的藥企、藥店敢于“動真格”,避免以罰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