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3月21日電 [德國公司注冊]“中華‘春節符號’可以用年輕人喜愛的公仔來推廣,前面是公仔形象,后面是符號標識”、“維多利亞港兩岸高樓燈光設計,可考慮加入春節符號的元素”、“春節符號這個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要用朝氣蓬勃的現代手法去表達”……中華“春節符號”走進香港交流座談會21日下午在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舉辦,與會香港社團代表人士積極為春節符號的推廣應用建言獻策。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黃富榮說,春節符號可以與傳統的12生肖結合起來,創作精美的小禮品,同時推出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鼓勵中小學生完整收集,從而在推廣春節符號的過程中,引導青少年更多關注和認識中華春節文化。他還建議在香港當紅的演藝名星中,遴選受青少年喜愛的藝人擔任形象代言人,推廣中華“春節符號”。
香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韓秉華認為,中華“春節符號”推廣應用方面首先要制定明確的規劃,通過政府和民間兩個渠道來推廣。春節符號的應用層面要更多利用顏色變化,增加適合年輕人“口味”的元素,以實現更好的推廣應用效果。他還希望春節符號后續的吉祥物、主題歌曲等征集過程,能更富現代性,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互動。
中華“春節符號”全球征集活動組委會執行秘書長劉祥法表示,香港是中華“春節符號”發布后海外推廣的第一站,希望在春節符號吉祥物、主題歌曲、征名等后續全球征集活動中,得到香港同胞更廣泛的響應和參與。他透露,未來還將出版《春節大典》、籌建春節符號博物館,以全方位展示、傳播中華傳統的春節文化。
中華“春節符號”是將漢字“春”、[注冊百慕大公司]“福”和中國結的編織元素融為一體,既渲染節日氣氛也傳遞中華文化和精神。羊年春節前夕,歷時1年從全球征集到17356幅作品中評選產生的中華“春節符號”正式發布,綿延數千年的春節因此有了自己的形象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