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S是什么意思見招拆招
不得不承認,無論是 TIEA、ATIEA 和FATCA, 還是最近開始實施的 CRS,如果沒有當今世界的信息數字化,所有這些反避稅協定都很難真正貫徹實施。從最早的 TIEA開始,全球最大的幾個國家或集團在政治、經濟和金融領域影響已經在反避稅方面達成共識,因為這是符合大家共同利益的好事,既然意愿明確,剩下的就是技術問題了,而數字化的運用則鏟平了所有的技術障礙。
金融機構的數字化是無法避免的,即使某個金融機構有辦法用高成本避免數字化,但大環境也不會允許。當然,也有一些國家不簽署這些協定,比如朝鮮,還有毛里求斯簽了又退,離岸賬戶不能與美國直接來往。
無論怎樣,反避稅的協約國已經爐火純青,CRS 的簽約主體是各個國家的稅務局,協議產生的標準將成為各國的稅法的一部分,一個世界性的政府,首先是在收稅上統一起來,這個潮流無法阻擋。
隱身還是裸奔
FATCA 實施的結果并沒有產生更多有效的隱私結構,因為這些隱私結構在FATCA 下是無效的。在不久的將來,CRS的實施意味著更多的隱私結構的消亡,因為金融機構要為自己生計著想,不會為一個客戶而接受天價罰款。但合規都有成本,至少FATCA 讓很多機構直接放棄了和美國有關的客戶。CRS 是全球版的 FATCA,誰也不能放棄地球上的客戶,所以 CRS 將帶來進一步的合規標準的提高。
這樣的做法即使規避了透明的問題,卻為繼承帶來極大的隱患:比如,房產是自己的名字,想傳給自己在北美的兒女,但從前沒有申報,現在就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又比如,股權在別人的名下,現在要讓兒女接班,如何順利交接而不帶來稅務隱患呢;再比如,大量資產在別人名下,如果代持人身故或發生精神殘疾,那后果不堪設想。財富管理正在一個歷史的轉折點,在世界的透明度未明確前,大家都很難決定繼續隱私還是選擇裸奔。
回歸本質繼承
在近兩年的客戶訪談中,筆者深刻的體會到避稅,尤其是通過隱私或者說是瞞報實現的避稅并非客戶最關注的重心,在獲知隱私不能成立或者隱私將傷害結構的穩定性之后,客戶很快就將重心轉移到了繼承上。原因非常的簡單,財富的永續是需要人來完成的,如果公司和遺囑已經可以很好的解決財富的所有者之間的交接過程,那信托早就沒有可以立足之處啦。上一代財富的所有者都愛自己的兒女,都希望這些財富可以得到增值,家族事業可以持續經營,上一代人財富的分配和家族事業治理的思路可以被傳承下去,這才是客戶最終關注的核心。
財產保全
保全與繼承息息相關,但也不盡相同。避免遺囑公開所面臨的問題當然是與繼承相關,但也有諸多情況并非關乎繼承。比如規避婚姻風險、債務風險、防止子女揮霍、躲避政治風險等等問題,都是保全的重要方面。
在透明的環境下,信托的保全功能并沒有因為沒有那么高度的隱私而隨之喪失。離岸信托中的保留權利功能為信托的設立者提供的繼續參與管理和投資的便利,同時也實現了所有權和受益權的分離,從而有效的隔離了客戶所居住的大陸地區的風險,而這一點,仍然只有在離岸才能真正做到。
慈善公益
富裕人群除了要讓自己的事業、錢財和思想可以延續(傳承)以及進行安全守衛(保全)以外,當然還有非家族利益的一面,那就是慈善。慈善的目的可以是公益的,可以宗教的,可以是其他非家族利益的安排。
中國的富裕人群經歷到二代之后,慈善的理念已經漸漸形成。給誰?如何給? 如何有效地給 ? 這些是慈善信托設立者關心的問題。
合規保障是服務重點
正如前面屢次提及的,透明必然帶來合規的壓力。HSBC 因涉及洗錢賬戶后**增加了全球的合規人員的數量,據說翻了一番。在新的透明體系下,原來可以馬虎的地方,也就是可以被當做隱私可以遮掩的地方,現在都將被曝光,被接受稅務局、婚內訴訟、債權人等多重的挑戰。
雖然說 CRS 的規則并不會直接造成數據的公開,但信息化已經讓稅務、銀行、司法、公安各個部門全部可以花很少的力氣拿到很多的信息,在一個全透明或者至少半透明的時代,如何保證客戶的資產結構的抗風險能力是問題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