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牌近一個月后,3月1日,北京三元食品發公告宣布,首農集團、平閏投資和復星創泓以現金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本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北京三元食品乳粉加工廠項目計劃使用募集資金15億元,剩余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收編三鹿奶粉之后,[德國商標注冊]三元為何遲遲沒有把奶粉板塊做起來?現如今,北京三元食品為何又要再次豪賭奶粉業務?郭廣昌 為何選擇北京三元食品作為投資對象,借道進軍乳業?
引外援應對乳業兼并潮
北京三元食品的連續三次停牌,已經引發了外界的種種猜想。
此前的2月7日,北京三元食品第一次發公告稱,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重大事項,股票自2014年2月10日起停牌。隨后,北京三元食品又進行了兩次停牌,前后經歷三次停牌。
對此,一位不愿署名的乳業人士告訴記者,北京三元食品很可能也要引入戰略投資者,類似于蒙牛給法國達能之間的定向增發一樣,這是北京三元食品要開展并購的信號。果不其然,2月28日晚間,北京三元食品正式發公告宣布此次40億元定增計劃。
據北京三元食品介紹,為加快公司乳粉業務發展,公司擬在北京市大興瀛海工業區投資15億元建設一個年產5萬噸的現代化乳粉加工廠,該廠投產后可生產系列乳粉,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中老年乳粉等。
北京三元食品公司認為,“乳粉加工廠項目投產后將大幅擴大公司乳粉產能,提升公司在中國乳粉市場尤其是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的市場占有率,有利于公司實現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為加強京冀合作,北京三元食品擬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新樂境內籌建以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和液態奶為主的河北三元工業園項目,計劃年產能4萬噸嬰幼兒配方乳粉以及25萬噸液態奶。
其實,北京三元食品此次的動作,同目前的國家政策也密不可分。2013年以來,中央各部委相繼出臺多項嬰幼兒奶粉行業監管政策及產業政策,國內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未來將迎來行業規范與整合。
在此背景下,“奶粉國家隊”的說法也不脛而走。[注冊澳大利亞商標]2014年1月22日下午,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第二批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發布會”,組織6家企業向社會和廣大消費者隆重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北京三元食品位列其中。
“隨著國家監管要求持續提升,行業兼并重組不斷推進,市場需求轉向龍頭企業的形勢已初步顯現,這一趨勢將促進公司經營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北京三元食品毫不避諱地表示,為順應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兼并重組趨勢,公司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本實力,本次非公開發行是順應行業發展需求,貫徹落實國家對乳制品行業的支持政策,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北京三元引入巨資發展奶粉肯定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做出的戰略之舉。”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其實,三元當年收編三鹿集團現在回過頭來看,整合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由于北京液態奶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這里又是三元的主戰場,所以利潤很薄,現在他們補習奶粉業務,也是想開辟新的盈利渠道。
整合三鹿不力
事實上,北京三元食品這些年一直在發展奶粉,卻效果不佳。
2014年1月14日,北京三元食品發布業績預虧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3年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5億元至-2.15億元。
對此,三元公司方面解釋稱:“2013年度,受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因素影響,導致公司產品成本上升;受市場因素影響,產品毛利率下降;同時,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凈利潤減少。”
然而,相對于北京三元食品的虧損預期,伊利等乳業巨頭似乎正趕上好時候。據伊利股份(600887)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預計201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80%左右。上年同期,公司凈利潤為17.17億元。目前,蒙牛乳業(02319.HK)尚未披露2013年年度業績預報,但據其中期銷售業績顯示,2013年上半年,蒙牛實現凈利潤7.495億元,同比增長16.3%,業績穩步上升。
據悉,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導致國內乳業企業幾乎全面虧損,三元食品卻一枝獨秀,實現凈利潤4076萬元,而2009年的情況則正好相反,蒙牛、伊利、光明全面扭虧,營業收入增幅從7%至68%不等,唯獨北京三元食品虧損。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三元食品并購三鹿所致。2009年3月4日,三元以6165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三鹿集團的優質資產。此后,北京三元食品就陷入持續虧損的狀態,幾年過去了,現如今依然沒有走出整合三鹿的泥潭,而原三鹿集團的奶粉銷售渠道和經銷商也沒有發揮多少價值。
“整合三鹿奶粉并沒有給三元帶來機會,因為三鹿這個品牌已經不好了,這不像蒙牛并購雅士利那樣可以直接填補短板,而三元相當于要重塑一個新奶粉品牌。”一位國內某大型乳企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三元奶粉做得不好,[注冊伊朗商標]現在的奶粉市場不像以前那樣了,有個牌子都能賣出去,現在的消費者比較理性了,不會輕易信任一個新牌子。
不久前,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毅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目前,北京三元奶粉的所有奶源都是自給,2013年奶粉業務增長很快,銷售額大概在5億元左右,相比2012年增長率在30%以上,未來不排除收購其他奶粉企業,2014年會繼續加大這塊的發展。
此外,北京三元食品在公告中還指出,“未來,隨著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者對于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牌的信任度進一步提升,預計國產奶粉市場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奶粉市場用錢砸不出來。”對于北京三元食品再次發力奶粉的事情,國內一位大型奶粉企業的掌舵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不諱地指出,北京三元一是沒有優秀的奶粉經營團隊,二是體制沒有競爭力,所以做奶粉很困難。
民營機制“改良”三元?
這次北京三元的非公開股票發行對象,除了老東家首農集團之外,另一大戰略投資者就是復星集團。
根據發行價格6.53元/股計算,本次北京三元食品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612557426股,其中,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以現金人民幣20億元認購306278713股,復星國際(00656.hk)旗下上海平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復星創泓股權投資基金認購剩余股份,涉及總額約20億元。據悉,認購完成后,復星持有的三元股份將占總股本的20.45%。
公開資料顯示,復星集團先后投資復星醫藥、復地、豫園商城、建龍集團、南鋼聯、招金礦業、海南礦業、永安保險、分眾傳媒、ClubMed、FolliFollie、復星保德信人壽等。
除了進軍乳業之外,復星集團對于餐飲行業也展開了并購。2013年12月10日,復星集團管理的基金通過旗下子公司GoodChampionHoldingsLimited,參股馬來西亞著名餐飲連鎖集團食之秘(SecretRecipe),以人民幣2.105億元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這也是復星集團首次投資海外連鎖餐飲企業。
“三元不僅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稱號,還被指定為國家及北京市重大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乳品供應商。”復星國際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一直關注消費及消費升級領域的相關投資機會,看好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成長。
陳渝分析認為,現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呼聲很高,三元此次引入上海復星集團這家民營企業,或許也是為了想借此改良三元的機制,使得這家國有企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因為從目前來看,北京三元的機制還不如伊利、蒙牛等企業,更沒有那些民營和外資奶粉企業的機制靈活,吸引不了優秀的人才,這是三元發展一直緩慢的原因之一。
不過,截至本報截稿時,北京三元食品方面,并未對相關話題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