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瀏陽河酒業瀕臨倒閉

大元股份(600146.SH)剛剛宣布終止收購瀏陽河酒業不過三天時間,市場便傳出后者另覓高枝的消息。《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瀏陽河正面臨資金鏈斷裂、瀕臨倒閉的危險境地,而其背后已出現了德隆系舊部身影,梧桐投資正在操盤瀏陽河。最新的消息是:瀏陽河已與皇臺酒業(000995.SZ)達成合作意向。

值得注意的是,4月24日,皇臺酒業第四次發布《重大事項停牌進展公告》,宣布公司股票自當日開市起繼續停牌。

4月25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皇臺酒業內部獲悉,[開曼公司注冊]皇臺酒業已經與瀏陽河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合作的方式并不是資產重組,而是皇臺酒業通過定向增發收購瀏陽河,目前正在補充資料。不過在復牌之前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瀏陽河借殼上市的路徑原本是想先控股大元股份,成為大股東后再收購瀏陽河,但是這條路最終還是走不通。

4月11日,大元股份稱收到其重組對象瀏陽河酒業《關于終止合作的通知函》,內容是因非公開發行收購瀏陽河酒業存在不確定性,瀏陽河決定終止本次收購事宜。

起初,大元股份收購瀏陽河的意向還是比較積極的。1月18日,大元股份披露非公開增發方案,共計募集近30億元。其中,19.92億元用于收購瀏陽河酒業99.615%股權,其余資金補充瀏陽河酒業后續發展運營資金。

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通過這種定增募資方式,瀏陽河大股東可以“曲線”獲得大元股份的股權。瀏陽河借殼上市的路徑原本是想先控股大元股份,成為大股東后再收購瀏陽河,但是這條路最終還是走不通。

4月22日,大元股份稱,在停牌期間收到控股股東上海泓澤世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知,上海泓澤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58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7.9%)全部予以轉讓。分析人士表示,這意味著大元股份的大股東并不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

有媒體報道稱,讓大元股份打退堂鼓的,應該是瀏陽河目前已經“千瘡百孔”了。根據瀏陽河酒業與戰略投資者的協議,瀏陽河酒業董事長彭潮和瀏陽河酒業曾共同承諾:2012年銷售收入不低于12億元,凈利潤不低于3億元;2013年銷售收入不低于16億元,凈利潤不低于4.2億元;2014年銷售收入不低于22億元,凈利潤不低于6億元,若新公司2012年、2013年和2014年3年經審計的凈利潤低于上述約定數額,那么低于部分的差價折合成相應的股份,由控股股東補償給PE機構投資者。

然而由于瀏陽河酒業混亂的管理,使其并沒有在期限內完成經營目標。根據大元股份披露的資產重組公告,2012年,瀏陽河酒業營業收入1.8億元、凈利潤1379萬元,2013年1至9月實現營業收入5471.24萬元,預計全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凈利潤為2710萬元。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從今年2月份到目前,瀏陽河酒業的銷售回款不足500萬元,公司面臨倒閉狀態。

雖然瀏陽河終止收購的原因是大元股份的非公開發行存在不確定性,但事實上瀏陽河已將橄欖枝拋向了另一家白酒企業皇臺酒業,而幕后操盤手則是德隆系舊部。

對于瀏陽河酒業現在的大股東彭潮來說,不斷地尋找投資方,借殼上市已經成為解決資金問題的關鍵。

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注冊馬紹爾公司]目前擔任瀏陽河總經理的是梧桐資本的沈魏,而沈魏曾擔任德隆行政總經理。

記者了解到,皇臺酒業的控股方為上海厚豐投資,厚豐投資的三名自然人股東分別是盧鴻毅持股40%、劉靜持股40%、趙涇生持股20%。其中,趙涇生為“德隆系”舊將,曾在德隆系的金新信托任部門經理。由于沈魏與趙涇生同為德隆舊部,瀏陽河轉投皇臺酒業似乎并不難理解。

然而皇臺酒業的業績也一度出現虧損。3月20日晚間,皇臺酒業發布了虧損的2013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下降1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31萬元,同比銳減389.2%。公司表示,面對行業增速放緩,公司2013年開發省外市場使銷量略有增長,但由于中高端產品銷售的比重下滑,致使營業收入下降。

公開報道顯示,梧桐資本董事長劉長樂 于2011年創立梧桐資本時,其手下“得力”干將即是原德隆集團總裁向宏。除此之外,梧桐資本的要職也由德隆舊部擔任。而由梧桐系操刀的上市公司收購手法頗有點德隆風格:借款購股、迅速清洗高管、受讓股權一個月內全部質押。

德隆舊部如何運作瀏陽河上市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在梧桐資本進入瀏陽河之前,瀏陽河酒業原總經理劉敏的團隊于2014年年初陸續離職。記者調查中了解到,劉敏團隊離職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市場銷售問題,而是因為瀏陽河為了借殼上市,想把不理想的業績通過做報表和假賬的方式使其看起來更好看,但劉敏團隊成員拒絕在假報表上簽字,只能選擇離職。

知情人士表示,劉敏團隊離職后,彭潮引進了梧桐資本,而沈魏雖然比較懂資本層面的運作,但對瀏陽河的市場并不懂。知情人士估計從今年2月份到目前,銷售回款不足500萬元,公司面臨倒閉狀態。

對于瀏陽河酒業現在的大股東彭潮來說,不斷地尋找投資方,借殼上市已經成為解決資金問題的關鍵。

“沒有資金支持,經營團隊根本運營不了瀏陽河的市場,市場沒有大的起色,這也導致他們對經營團隊總是不滿意,頻繁換人。”

“目前瀏陽河欠很多員工的工資,不僅沒有出差的費用,連工資也發不下來。同時還欠供貨商的貨款四五千萬元,物流的錢也欠著,生產處于停滯狀態,幾乎陷入崩潰境地。”知情人士表示。

據了解,2013年4月,劉敏團隊進入瀏陽河,公司賬面上幾乎沒有錢,在零資金的情況下啟動市場,很多動作都是在解決品牌回歸問題。到今年2月份,主營酒和開發酒銷售額完成3億多元,其中主營產品銷售1億多元,賬面有3000多萬元的利潤,但這些錢并沒有用于瀏陽河的發展,而被轉移走。

在這種情況下,瀏陽河只能拖欠供貨商供貨的包材款,導致供貨商停止與瀏陽河合作,而沒有包材就無法生產,而拖欠物流運輸的費用,也使已經生產出來的酒沒有人運輸出去。資金鏈瀕臨斷裂,市場沒辦法再運作,這也是導致劉敏團隊離職的原因之一。

對于經銷商和渠道問題,知情人士表示,一個年銷售額2~3億元的白酒根本談不上有渠道。因為欠經銷商的費用很多,好多年都不怎么賣貨了。加上沒有銷售量,也談不上有渠道合作了。北京鴻興恒發商貿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曾經代理瀏陽河6年,現在已經不再代理,原因是賠錢,市場銷售不好。每年銷售幾百萬元,代理的前兩年也賺一些錢,但最后兩年都賠進去了,因為瀏陽河將產品授權給個人后,市場比較混亂,尤其是與五糧液合約到期后,瀏陽河的酒瓶上不再印有“五糧液”字樣,嚴重影響了銷售。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瀏陽河最大的問題是管理問題,彭潮所犯的錯誤根本不能用時間來解決。當時他在各領域的投資比較多,[香港注冊公司]欠賬也比較多,出現資不抵債。自從瀏陽河與五糧液結束合作后,瀏陽河幾乎沒有發展。2011年融得第一筆資金也并沒有用于瀏陽河的廣告投放和市場發展,而是被用于還債或挪作他用。

“沒有資金支持,經營團隊根本運營不了瀏陽河的市場,市場沒有大的起色,這也導致他們對經營團隊總是不滿意,頻繁換人。”知情人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6年,瀏陽河方面曾宣布投資8億元,在瀏陽市的永安鎮打造1500畝的國家級大型白酒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可逾10萬噸,但兩年過后,白酒基地遲遲未動工。瀏陽市永安鎮政府該項目負責人胡先生告訴本報記者,目前瀏陽河白酒基地土地是政府免費供其使用,總共建成300畝,只是一個框架在那里。

本報記者拔打瀏陽河官方網站所留電話已無人接聽,所留招商手機也已停機。瀏陽河酒業策劃副總裁蘇紅山則以在高速路上為由拒絕接受采訪。4月24日,記者多次致電彭潮,希望就瀏陽河酒業的有關事宜進行求證,但其手機已轉入移動秘書。截至記者發稿前,并未得到任何回應。

瀏陽河酒業能否通過德隆舊部運作成功上市不得而知,但是瀏陽河的資金鏈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即使再去掩蓋仍然無法阻擋問題的顯現。不管瀏陽河的資本運作如何巧妙,背后云集的資本高手如何高明,他們都不得不面對的就是市場銷售問題。

目前瀏陽河產品包括主營產品和開發產品,其中主營產品包括瀏陽河生態年份酒、瀏陽河綿雅、正品金世紀、醇香口杯酒、瀏陽河年份酒、青花瓷、瀏陽河曲系列、新金世紀等系列產品。而開發產品則不勝枚舉,由于授權混亂,市場存在的問題不言而喻。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最近兩年,瀏陽河酒業主要通過商標授權經營方式,將特定品牌的產品授權湖南中商瀏陽河酒銷售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運營。

瀏陽河一產品開發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主營的瀏陽河開發產品在全國招商,只要首批定貨在2000件以上,就可以獨立開發一個產品,由河南新鄉的生產廠為其代工生產。產品對外可以使有“瀏陽河”品牌,但是選擇什么樣的包裝,怎么定價都可以自己說了算,賣到哪里也不受限制。

該人士表示,對于啟動資金的多少,首先考慮的不是生產的成本,而是選擇什么樣的包材和瓶子,檔次高的包材和瓶子與差的每瓶要差出幾十元。代理商可以自己采購,也可以使用代工工廠的包材。此前他已經與瀏陽河簽訂了授權合同,每年的銷售額在幾百萬元。

然而,正是瀏陽河這種隨意的授權,使得終端市場特別混亂,產品的價格、質量高低不同,而市場監管形同虛設。無序的市場開發,不僅使經銷商的利潤難以保證,而且還砸了品牌。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瀏陽河的品牌目前已經被邊緣化了,作為一個區域白酒打著全國的品牌卻沒有自己的根據地。目前江蘇市場主要是今世緣、山東是景芝、河南是杜康、陜西是西鳳,而湖南卻是酒鬼酒和湘窖,瀏陽河連自己的大本營都無法堅守,市場很難有起色。

由于業績不佳,瀏陽河高層只能不斷更換銷售團隊,這也使得新的銷售隊伍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推出新政策招商,然而這些舉措對老經銷商則是一種傷害。甚至有經銷商在網上發帖稱,做瀏陽河的經銷商簡直就是跳樓,公司向經銷商亂承諾最后兌現不了,瀏陽河在重慶已經做死了不少于30家經銷商。

在經銷商選擇離去后,瀏陽河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是繼續遍地開花地招商、授權,從而導致市場一片混亂,最終影響了資金回款,直至資金鏈告急。這時的瀏陽河只能靠“輸血”來延緩生命,但能走多遠仍是個未知數,因為不管資本運作高手如何長袖善舞,上市這條路最后考驗的還是瀏陽河的資產是否還有現實價值。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