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來自系統的統計顯示,近百家醫藥股公布三季度預告,實現正增長的近八成,其中預增20家,續盈5家,略增46家,僅有東寶生物和理邦儀器、力生制藥三家預減,略減的為12家,廣濟藥業等7家原料藥上市公司首虧。
一般來說,[汶萊注冊公司]同一行業中出現多家公司同時預告業績增長,就有一定代表性。醫藥生物行業預喜公司較多,意味著行業整體成長性相當不錯。“企業超預期的比較多,行業表現突出。”一家醫藥行業的研究員指出。同時,上證報記者發現,加快實施并購戰略、進軍移動互聯網等成為醫藥企業在三季度的新特征。
今年以來,醫藥企業并購戰略發力,對提升業績作出很大貢獻。如嘉事堂在今年9月11日公告稱2.5億元打包收購23家醫療公司,包括四川馨順和江嘉事杰博、上海嘉意國際、重慶臻躍等23家醫療器械公司的股權。據悉,收購完成后公司將實際控制以上目標公司51%的股權,完成在心內科高值耗材領域的全國布局。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凈利潤約18567萬元至20018萬元,增長130%至148%
無獨有偶。信邦制藥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20%至260%,原因是“增加合并單位,科開醫藥數據進入上市公司”;譽衡藥業預增110%至140%,原因是“合并范圍增加,以及磷酸肌酸鈉業務增長較快”。
主業凈利潤增幅50%以上的公司還有上海萊士,公司并購的鄭州萊士已并表,還擬收購同路生物、華邦穎泰并購的山東凱盛新材與子公司實現并表。
另外,今年三季度,獲中國證監會核準而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的鑫富藥業,也給出了更為搶眼的三季報“成績單”。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14500.00萬元至17500.00萬元,變動幅度859.95%至1058.56%。據介紹,公司原來主營業務是精細化工和節能環保新材料。重組完成后,鑫富藥業轉型為生物醫藥公司,億帆生物和億帆藥業將成為鑫富藥業的全資子公司,億帆生物和億帆藥業所擁有醫藥產品等均將納入鑫富藥業,從一個持續兩年虧損的公司實現華麗變身后,鑫富藥業的多元發展能力也得以夯實。
也有傳統生物醫藥公司瞄準移動醫療等新科技手段,調整未來發展戰略,獲得市場關注。如翰宇藥業,今年三季度凈利潤約10104萬元至10801萬元,增長45%至55%,超出市場預期。“基藥、非基藥的各省招標陸續開始了,公司的業績增長因此比較穩定。”翰宇藥業公司人士這樣向記者介紹。
除業績增長外,公司出現新的發展動向,成為業界的看點。據悉,今年8月,翰宇藥公布,13億元收購成紀藥業,[注冊安圭拉公司]布局注射劑全產業鏈。據翰宇藥業總裁袁建成向記者介紹,公司將積極探索成紀藥業卡式注射筆功能的進一步開發,例如基于注射筆的微創檢測、數據傳輸等;未來與移動互聯網相結合,實現數據管理和應用等。同時,上述藥品與器械都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覆蓋慢性病患者的檢測、治療、康復和日常護理,實現公司慢性病管理專家的戰略發展目標。也就是說,公司將借助移動醫療,布局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模式。
記者梳理發現,牽手互聯網,或網上開店、或進軍移動醫療,醫藥上市公司的目光越來越敏銳,已經積極試水醫藥電商領域,搶食互聯網大潮的大蛋糕,包括九州通、嘉事堂、太安堂、太極集團、以嶺藥業等上市公司都在三季度開展了打造醫藥電子商務的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