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幾乎同時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財報,從財報數據來看,兩家公司都收獲了超預期的業績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的交易總額達到人民幣878億元,同比增長99%,增幅是阿里的兩倍以上,顯示出非常強勁的追趕勢頭。京東在繼續深耕電子商務核心業務的同時,積極布局并大力投資新業務,在O2O、互聯網金融及京東智能三個全新業務板塊進行了大量創新嘗試。體量巨大的阿里今年以來在鞏固盤整的同時,也在致力于改善優化管理層,力圖創新管理模式,蓄勢再沖高。
業績均超預期
5月7日,[注冊薩摩亞公司]阿里巴巴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5財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第四財季及全年財報,第四財季的成交額、利潤、收入等各項指標全面超過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第四財季)阿里集團中國零售平臺(淘寶、天貓、聚劃算)業績強勁增長,成交額達60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其中移動端成交額首次占比超過50%;營收為人民幣174.25億元,同比增長45%。
今年第一季度,阿里的凈利潤為人民幣28.6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56.61億元下滑49%。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77.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6.71億元增長16%。凈利潤同比下滑主要是因為該季度計入了人民幣46.32億元的基于股票的獎勵開支。
5月8日,京東也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5財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京東第一季度的總成交額為8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9%;凈營收人民幣366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來自自營業務的凈營收同比增長59%,來自服務和其他業務的凈營收同比增長139%。
京東第一季度凈虧損人民幣7.102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虧損人民幣2.056億元。盡管依然虧損,但京東的業績還是超出了分析師們的預期。
京東總成交額和凈營收的增長主要是由于活躍消費賬戶數的增長,以及交付訂單數的增長。今年一季度,公司訂單量和活躍用戶數也大幅上升——訂單量同比增長76%,過去12個月累計的活躍用戶數首次突破1億人,達到1.052億,同比增長90%。京東迅速開拓在線市場和廣告服務等業務推動了營收增長。
由于基數龐大,阿里活躍用戶的增幅不如京東,但依然令人滿意。財報數字顯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中國零售平臺上的活躍買家達3.50億,同比增長37%,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500萬,來自一二線城市以外的用戶增長尤為迅速。
移動端增長強勁
來自移動端的強勁增長是京東、阿里兩家公司共同的特征。
2015年第一季度,京東完成訂單量為2.272億,較去年同期的1.293億猛增76%。其中通過移動端渠道完成訂單量約占總完成訂單量的42%,較去年第四季度36%的占比率再上漲了6個百分點,而同比增幅高達329%。
自從與騰訊結成戰略聯盟之后,京東通過手機客戶端和微信、手機QQ、微店三大移動社交購物平臺,以組合拳的形式在移動端形成完整布局。京東APP(手機客戶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重塑界面視覺效果,全面提升購物流程體驗,并提供用戶個性化服務和導購服務,新增激活用戶大幅增長。而微信和手Q購物入口拉新能力非常突出,來自京東統計數字顯示,僅今年3月份,微信手Q為京東平臺每天引進的新注冊用戶數占京東全平臺一半以上。同時,通過不斷優化無線購物體驗,微信手Q有效訂單轉化率和UV價值均得到大幅提升。春節期間,京東通過微信、手機QQ向用戶發放約1億元人民幣的新年紅包,進一步提升了京東的品牌認知度,增加了用戶黏性。借力于京東的“渠道下沉”戰略、營銷活動的向下滲透和物流覆蓋的迅速擴展,京東在移動端的發力成效顯著。
今年第一季度,阿里中國零售平臺移動端成交額占比首次突破50%,達到3038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157%。不僅移動端月活躍用戶增至2.89億人,同比增長77%,單季度即增長2400萬,而且移動用戶消費水平也在不斷增長。
阿里集團CFO武衛表示,公司在線營銷服務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移動端,移動端GMV增長非常強勁。去年第四財季的移動端GMV占比已經超過50%,超乎所有人的預料,而這一趨勢仍在繼續。未來,移動端GMV和公司的商業化水平都將影響在線營銷服務營收增長。他說,公司看好移動端的業務變現能力,未來移動端的營收轉化率應該接近甚至超過PC端。他解釋說,其中有三個原因:一是移動端用戶更多;二是移動端用戶參與度更高,使用頻率更高;三是移動端價值更大,因為阿里巴巴的移動端數據更完整,包括用戶位置數據、消費者行為數據等等。
電商營銷專家魯振旺認為,盡管移動端增長強勁,但經過去年一年的爆發式增長,移動端的用戶數增長的高峰已經過去,今年下半年,移動端用戶的增幅可能會有所下降。
新突破口在哪里
在公布財報的同時,阿里還發布了集團新一輪人事交接。原COO張勇接任陸兆禧擔任新一任CEO,陸兆禧將出任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張勇及目前阿里所有一線業務總裁均是70后。至此,整個阿里巴巴管理層中,70后占45%,80后的管理人員則占到52%,還有3000名90后加入了阿里巴巴。
在管理層年輕化的同時,阿里還不惜重金對公司年輕人給予股權激勵。今年一季度,阿里拿出46.32億元人民幣進行股權激勵,這已經是連續數個季度對員工進行巨額的股權激勵。整個2015財年,阿里巴巴給予員工的股權激勵支出總額就高達130.28億元人民幣。
對于京東而言,“突破、創新”是其2015年的主旋律。京東高層認為,中國電商市場在未來幾年仍會保持快速發展。因此,京東金融、京東到家(O2O)、京東智能三大業務不斷推進,取得了突破性和創新性進展。
京東金融自2013年10月獨立運營以來,現已成為京東集團增長最快的業務。2015年第一季度,備受矚目的股權眾籌上線,有效地連接創業企業和投資人,大幅提高社會融資效率。與此同時,校園白條、旅游白條、自如白條等創新性產品也相繼亮相。
2014年被業界稱為智能硬件的元年,這一年,京東智能硬件全年出貨訂單量接近1000萬單,銷售額同比增長280%。同年4月,“京東智能”正式成立,目前京東平臺上聚攏了業界最全的智能產品和品牌,京東在售的智能產品近5000個SKU,超過500個品牌。今年3月31日,京東宣布O2O業務升級,成為獨立全資子公司,并將O2O產品升級為“京東到家”,針對消費者的日常所需,提供生鮮蔬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多樣化的本地生活服務。
5月11日,途牛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獲得總計5億美元的投資,其中3.5億美元來自京東。注資途牛是京東切入旅游電商平臺的一個重要舉措。按照計劃,京東將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迅速切入了汽車、旅游等潛力巨大的垂直領域,以實現其建立中國首屈一指的品質生活在線電商平臺的目標。
此外,跨境電商將是京東和阿里今年突破的重點領域。
京東董事長及CEO劉強東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注冊盧森堡公司]公司今年有兩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是打通跨境電商海關和保稅倉庫的通道,公司已經在中國三座城市打通了海關的通道,另外兩個海關正在談,年底之前會有五個口岸對跨境電商進行開放;二是豐富SKU,公司已經組成了專門的團隊去國外進行談判,已經去過了法國、韓國,6月1日去日本,接下來是澳大利亞和更多的國家,年底之前希望和主要的國家都能夠完成談判。他說,今年是京東跨境電商打基礎的一年,目前從客戶喜愛度來看,公司認為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潛力非常大。
阿里CEO張勇也表示,跨境電商是公司下一財年的業務重點之一,也是公司全球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