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老師,我又回來了!”昨日,當楊星將自產的面條送到重慶郵電大學廖老師手上時,廖老師愣了一下后才反應過來,這個曾在兩年前休學創業的尖子生終于又回來上學了。更令廖老師驚喜的是,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個學生如今不但身價過百萬,而且還是四川南充市伏虎鎮的一家掛面廠的廠長!
讀完大一休學回家鄉開掛面廠
楊星依稀還記得兩年前的一天,剛上完大一的他突然告訴同學,自己將休學回家開辦掛面廠。“當時班上的同學們大都以為我又在跟他們開玩笑!”楊星說,直到大二上學期開學時,同學們才相信了他說的話。
“楊星學的是電子商務專業,當時他給我的理由是希望回鄉創業。”楊星的前任輔導員廖老師說,楊星是班上的尖子生,長期擔任年級長的職務。“在楊星走之前我找他談過多次,擔心他是一時沖動,勸他讀完書之后再去創業也來得及。”廖老師說。
“那個時候我21歲,一心只想創業,而且自認為休學的選擇沒有錯。”楊星告訴記者,考慮再三后,他果斷地辦理了休學手續,回到家鄉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伏虎鎮開始了創業之旅。
借100萬搞“規模化生產”
記者了解到,楊星的父母都是南充市南部縣伏虎鎮的農民,曾在家開設過一個很小的面粉加工作坊,但因經營不善,作坊的發展始終未能取得突破,甚至還出現了虧損的現象。“這樣的小作坊,肯定賺不到錢,回去我要做的是規模化生產,只有這樣才能賺到錢。”楊星說,但是當時資金成了擺在他眼前的一個重大問題,他需要100萬元!
最終,在楊星他父母的多次努力下,他從親戚家借款100萬元引進技術設備,將自家原有的僅3人的小面條作坊改造成了技術先進的面條加工廠。南充伏虎鎮工商局的相關人員也證實了楊星開辦面條廠的一些說法。
自稱最喜歡“許三多”
“我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由于當時請不起搬運工,出去送貨都是自己扛包。我記得有一次下雨的時候,貨車陷在山坡路上走不了,10多噸的貨物又不能淋濕,于是我和司機就下來扛,先將貨物一袋袋的抬到山坡上,最后推車上山。”楊星說,還有一次,剛引進的新設備出了故障,為了盡快恢復生產,他干脆就睡在機器旁邊,拿裝糧食的麻袋當起了被子和床單,一住就是3天。
經過兩年的艱辛打拼后,在一次結算中,楊星發現自己賺了200多萬元。記者昨日在楊星的掛面廠看到,該廠已初具規模,廠房占地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當地人說,面條主要銷售到德陽、綿陽、昆明、攀枝花等地。
采訪中,楊星對記者提到他最喜歡“許三多”,楊說:“就是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讓我支撐到了最后的成功!”
商標被侵權
決心重返校園充電
記者昨日采訪了該鎮李副鎮長,李副鎮長告訴記者,楊星的掛面廠在當地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該鎮糧食的銷售,據初步估計,每年能使這個15000農業人口的鄉鎮人均收入增加200元左右,還吸收了60多名農民工就業,已經成為該鎮的支柱企業之一。
另據南充市南部縣工商局商標管理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該掛面廠的商標品牌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優勢。
“我這次是專門回學校來充電的”!楊星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發現市場上出現一些打著自己商標卻質量極差的面條,但是他明知自己的商標被侵權卻不知道該怎樣去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最后咨詢了在大學里讀法律系的高中同學后才將不法廠家告上了法庭。楊星說,就是這次商標被侵權的經歷,刺激他決心重返校園充電。
“每天早上六七點鐘是我業務最忙的時候,發貨之類的,如果住在寢室里,會影響同學們睡覺。”楊星告訴記者,基于這個原因,他打算在學校附近租房住,還準備買輛車,方便在重慶的學習和生活。
專家說法
休學創業后返校充電的例子會越來越多
社會學專家譚剛強表示,楊星的例子說明了大學盡管有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但終究是一個目前學知識最好的地方,以前楊星休學去創業,可能是因為他沒有意Cye.com.cn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如今他又重返學校,從以前的要我學,到現在我要學,學習的主動性更強。楊星的例子給那些存有“我看不起大學”觀點的學生一記響亮的耳光,隨著大學教學水平的逐漸提高,這種休學創業后重返學校充電的例子會越來越多。(馮成昆對本文亦有貢獻) (記者 汪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