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2月12日電 11日是農歷小年,別人家都開始殺雞宰豬置辦年貨,但甘肅隴南山鄉青年馬云飛仍在家里努力“工作”。
馬云飛和新婚妻子一起經營網店,[伯利茲注冊公司]銷售當地出產的花椒和核桃。臨近過年顧客多,他們想趕在快遞停止收貨前多發出幾單。
和許多中國西部農村的青年一樣,馬云飛在讀完高職之后,在東部沿海省份打工。他曾當過導游,也干過服裝銷售。在蘇州打工的同時,他還開了一家網店,銷售一些零食,但沒想到這給他帶來了“電商情緣”。
兩年前的一天,一個顧客在網上同他購買1斤大棗。“那是一筆15塊錢的貨款加7塊錢的物流費用的單子。”除了店主和顧客正常的網絡溝通之外,沒想到兩個人聊出了感覺。這個顧客現在成了馬云飛的妻子,并隨他來到山鄉一起創業。
“妻子是學農業的,聽說我們這里盛產土特產,她就特別感興趣。”馬云飛說,2013年下半年開始,他的家鄉開始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這讓他們感覺到了“商機”。
2014年7月,他決定返鄉創業,開始網銷花椒和核桃等土特產,僅僅半年多時間他網店的純利潤就達到了4萬元。
“我們現在希望能把本地農產品做成知名的網銷品牌。”按照馬云飛的計劃,商標注冊和包裝等一系列工作都在進行當中。
馬云飛的故事并不是個例。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變化給西部年輕人的就業直接帶來影響。
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速放緩,對甘肅這個勞務大省,“北上廣”等城市不再是外出打工最主要的目的地,其中許多人開始返回家鄉。
發展速度更快的西部地區出現更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電子商務等新型經濟業態在西部的展開進一步帶動了西部青年返鄉創業熱潮。
甘肅省隴南市在過去1年多時間如雨后春筍般興起5000多家網店,和馬云飛一樣的返鄉青年成了農村電商的主力軍。其中,包括了1000多名大學生“村官”、未就業大學生和農村“兩后生”。目前這些青年在當地創辦的網店接近2000家。
通過電商,許多返鄉青年不僅實現了創業,而且也實現了穩定就業。
“如果沒有電商,像我這樣的農村女孩,找不到固定工作,就是出去打工,然后到一定年齡就嫁人生子了。”蘇延延家住成縣雞峰山中的曹莊村,山路崎嶇,交通不便。2011年大專畢業后,她一直在南方和新疆等地打工。
“那段時間,感覺挺迷茫的。從電商中,我找到了新的目標,新的人生方向。” 蘇延延說,2014年6月,在當地政府的號召下,她注冊了網店。讓她驚喜的是,網店業績不斷攀升。
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劉琪,[注冊法國公司]高校畢業后回到家鄉,現在是隴南成縣一個鄉鎮大學生“村官”。劉琪對自己的選擇十分堅定:“家鄉大多農民不會上網,好東西卻賣不出去,我正好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來幫助他們。”
隴南市委副書記張旭晨表示:“網絡一代的年輕人具有自己的優勢,西部青年也不例外,而鼓勵這些青年參與到電子商務中來,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優勢,幫助西部落后地區通過新方式脫貧。”
張旭晨認為,許多“80后”“90后”返鄉青年,正在逐漸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的主力軍。通過電子商務返鄉創業,這些青年不僅改變著自己的命運,而且改變著西部地區的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