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4-15日舉辦的“第二屆地產全球化暨海外投資高峰論壇”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房地產的白銀時代,房企海外投資或成為企業重要的經營策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峰更是預測,2015年中國房企海外投資總額或超250億美元。
亨瑞集團董事會主席鄒亨瑞指出,[
瑞豐注冊美國公司,
注冊BVI公司服務]在當前國際和國內多重因素作用之下,中國房地產企業的海外拓展需求和中國投資者進行全球資產管理配置的需求互相疊加,形成一股強大的“出海”合力,由此帶動中國資本向境外教育、移民、金融、
基金、債券等更廣闊領域不斷延伸。
“目前海外地產投資是不錯的資產配置選擇。”亨瑞集團董事會主席鄒亨瑞以美國舉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美國的房價平均降幅達35%左右,盡管過去三年房價上漲較快,但美元在繼續升值,美國經濟復蘇呈現慢牛態勢,房價漲幅可能放緩,卻仍然有上漲空間。
鄒亨瑞認為,對于房企來說,“走出去”不僅是分散投資風險的一種選擇,同時可以獲得相較于國內更高的收益率,而這也是房企扎堆“出海”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國內房地產市場已進入'白銀時代',以前投資回報超過20%,現在還不到10%。而很多投資美國地產的企業,今年尤其是去年、前年,投資回報率超了10%,有的甚至達到20%,比國內要高。”
在鄒亨瑞看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房地產的開發,其核心和盈利點都是如何利用金融杠桿,從而獲得相對低成本的融資。以中國房企赴美開發項目為例,不少企業因為缺少美國式的管理模式和經驗,缺乏美國
政策法規的知識和背景,造成了各種水土不服的問題。
原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指出,今年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出現了一些新特點:一是中國人海外買房置業人數增多;二是由于國內土地市場競爭壓力大,拿地無望的中小企業走向海外;三是專業組織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平臺出現;四是中國人海外投資物業結構發生變化,由住宅轉向商業及旅游。
“誰率先實現了國際化,誰就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有更加主動的地位。而實現國際化,企業首要的是要有國際化的品牌意識。”劉曉光說。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認為, [
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香港商標注冊服務]中國房地產企業海外投資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除了住宅、成熟物業、土地等投資標的外,未來可選擇的投資重點是國外發達市場的運營機構,包括資產管理公司和特殊投行。
據悉,在論壇當天,中國電建集團、中房集團,以及美國第二大房產開發商Stockbride集團與亨瑞集團,正式簽署了涵蓋技術支持、融資、設計施工、預售等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開發美國數個大城市的成片區域,包含美國舊金山金銀島整島開發,波士頓海港城片區區域開發等,投資總額高達上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