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財政部公布了今年6月財政收支情況,不少專家作出如上判斷。財政部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746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8%。
這是繼去年上半年來,[香港公司注冊]財政收入同比增速第二次降到個位數。去年上半年全國財政同比增速僅為7.5%。
在財政收入增速乏力,地方財力吃緊的壓力下,上半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創同期歷史紀錄,突破2萬億元,達21129億元,同比增長26.3%。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個位數增速,是否成為“新常態”,還不好說。
胡怡建分析稱,近兩年財政收入上半年增速為個位數比較正常,因為以前增速很高。自2012年以來,財政收入增速開始顯著下降。因為經濟下滑過程中,個位數增速比較常見,但一旦經濟企穩,財政收入維持10%以上的增速可能性比較大,但不一定達到此前17%以上的增速。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企業自覺來申報繳稅,現在要催繳,很多企業會要求‘緩一緩’。”李某告訴本報記者,整個2014上半年,他的工作氛圍就是壓力!皶r時刻刻在提醒,大會小會,不斷提到的就是完成稅收增長的指標!
李某是浙江省某地級市地稅局的一位工作人員。
他所在的地稅局還專門進行了土地增值稅清算的專項整治工作,“邊邊角角總會再搜羅一些稅款出來!彼稳,真的感覺到是 “勒緊褲腰帶”在過日子。
李某對本報記者稱:“到繳稅日期之前,我們都要打電話給房地產公司的財務人員,問他們房子賣得怎么樣!
和國內大多數地區一樣,[香港注冊公司]該市的財政收入50%左右依賴房地產行業,而最近一年來,伴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幾近崩潰,當地的財政收入也倍感壓力。
北方某縣級地稅局的一位工作人員何某也有類似感觸。
“據我了解,有些縣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發不出工資來了!焙文掣嬖V本報記者。地方財政收入吃緊,房地產市場本身不景氣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它也波及了實體經濟。
以何某所在的縣為例,木材加工制造業是當地政府重點扶持的一項產業,年產值在百億左右。但在上個月的調研中,何某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木材加工企業已經“關門歇業”。
他向本報記者解釋說,一方面5、6、7月正是大的外向型企業的生產淡季,而對于更多數的以內銷為主的中小企業,則是因為受到房地產市場的波及。
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主體稅種增值稅約1.5萬億元,在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因素后,只同比增長1.4%,創近五年新低。
胡怡建分析,增值稅創新低除了與煤炭、鋼材等行業不景氣相關,也與營業稅改增值稅前期以減稅為主有關。今年2月份國稅總局發布的數據稱,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去年共計減稅1402億元。
除了增值稅外,消費稅、企業所得稅、進口貨物增值稅等同比增速均為個位數。受此影響,上半年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2%,未完成預算增幅(7%)。而上半年地方財政收入(本級)40311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創五年新低。
地方政府依賴的房地產相關稅收也很不景氣。
上半年房地產營業稅為3041億元,[注冊美國公司]同比增長6.6%。值得注意的是,該稅一季度同比增長10.3%,但二季度下滑至3.1%。而房地產企業稅也有類似情況,這讓地方財力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