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8日,[注冊香港公司]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受美元走強和油價大跌拖累,新興市場貨幣昨日跌至14年來最低水平。
昨日,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數(JPMorgan EMCI)下跌至2000年開始編制該指數以來的最低水平。該指數衡量多個發展中國家貨幣兌美元匯率的強弱程度。
強勢美元對國際油價造成更大壓力,后者昨日大跌4%至每桶65美元,能源股票和石油生產國深感痛苦。
近來,新興市場備受美元大幅上漲、中國經濟放緩導致的出口下降,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沖擊。尤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重創了俄羅斯、尼日利亞和墨西哥等自然資源出口國。
俄羅斯本已疲于應對西方制裁,最近盧布又遭遇自199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尼日利亞貨幣奈拉下跌至1美元兌187奈拉的創紀錄低點。貨幣貶值對某些國家來說可能是好事,讓它們的出口更有競爭力,但也讓進口更加昂貴,從而推高通脹,同時還會加重美元計價債務的負擔。
霸菱資產管理公司(Barings Asset Management)固定收益部主管艾倫·王爾德(Alan Wilde)表示:“新興市場貨幣目前下跌更多與外部因素、而非內部因素有關。”
即便本應受益于油價下跌的大型石油消費國,比如土耳其和南非,也受到本幣走低的影響。
新興市場貨幣暴跌突顯出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斷層線”,前者顯示出經濟強勁復蘇的跡象,后者的經濟增長依然疲弱。
周一的數據顯示,日本經濟衰退程度比最初報告的更為嚴重,同時歐洲央行大幅降低了歐元區的增長預期。這些數據與美國的一系列利好消息形成鮮明對比,比如上周美國發布的意外強勁的就業數據。
昨日上述數據推動美元匯率盤中一度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近來有人警告稱,美元復興可能令其它資產承壓,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資產。
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集團之一富達全球投資首席投資官多米尼克·羅西(Dominic Rossi)表示:“美國經濟的好消息代表著新興市場的障礙。”
國際清算銀行周日發表的一份報告突顯出這一點。[巴拿馬注冊公司]該報告表示,強勢美元可能讓其他國家暴露出金融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