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訊 2015年7月7日,[注冊公司]在上證指數收低1.29%之后,中概股板塊在美股開盤之后受到波及而暴跌。以移動互聯網概念股下跌最為明顯,其中,新浪、微博、網易、搜狐、優酷、搜房、創夢天地在美股開盤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跌幅均接近10%。
截至美股收盤,當日跌幅最大的中概股個股包括:網秦收跌19.57%,500彩票網收跌16.64%,當當收跌13.36%,聚美優品收跌11.95%。而追蹤中國科技股的古根漢姆ETF(交易代碼:CQQQ)當日收跌6.81%。
一位美股分析師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中概股此輪下跌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對海外投資人而言,首先,過去三周內中國股市從高點下跌接近30%之后,中國股市里蒸發20萬億人民幣將影響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和信心,因而中概股中電商類板塊普跌,其中,周二美股開盤一個小時內,聚美優品下跌18.4%,當當下跌13.94%,而阿里巴巴下跌4.79%,當日創下IPO以來新低79.62美元。
其次,中國A股救市措施中,為了穩定大盤集中注資藍籌股,而創業板300只個股跌停的局面,引發外資對中國科技產業未來發展預期做重新調整。被稱作“中國納斯達克”的創業板繼續在去杠桿過程中三周之內累計跌幅達到36%。
美國紐約投資顧問公司KraneFundAdvisors的董事總經理布倫丹·埃亨(BrendanAhern)曾經在點評中國救市政策時對騰訊財經表示,“創業此前的投資熱情和超高市盈率已經對整個A股大盤造成系統性風險,類似于1999年互聯網泡沫中的科技板塊和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的金融板塊”,考慮到創業板超過藍籌股10倍的估值,讓國家隊接盤創業板變得并不現實,但是,“在穩定藍籌股的同時,監管部門應該對創業板的保證金和配資比有清晰的了解,以防止強平帶來的無序下跌發生連鎖反應。”
而此輪中概股下跌還主要受到隔夜香港股市暴跌的聯動作用。隔夜香港股市創下2012年最大單日跌幅。一位不具名的基金經理對騰訊財經表示,大量曾經追逐中概股的內資在今年6月前A股暴漲的大潮中撤回A股或H股,卻在當下遭遇套牢而遭遇強平。“保證金需求讓這些基金選擇流動性更強的中概股股套現。”因而此輪中概股下跌率先發生在流動性相對高的百度、阿里巴巴、獵豹等知名的中概股身上,而中小市值開盤時反而跌幅并不明顯。
在A股此輪暴跌前,上證指數曾經達到7年高點,從2014年的低點漲幅一度達到162%,而相比之下中概股卻在美國市場遭遇低估,表現平平。
在中概股暴跌之后,目前美股市場意見出現分歧,部分美股投資人表示,將會借機超底百度、阿里巴巴等龍頭性企業。資產管理規模達到8660億美元的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大學退休權益基金(TIAA-CREF)投資經理斯蒂芬妮(StephanieLink)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曾經表示,如果仍然看好中國消費潛力更安全的做法是購買在中國受到歡迎的外國品牌比如麥當勞、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母公司百勝或是奢侈品牌Coach這樣在美股上市的公司股票。
而該基金的新興市場投資經理亞歷克斯(AlexMuromcew)曾經在今年6月30日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繼續看好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認為中國的互聯網競爭環境充滿活力,“目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像美國的亞馬遜或是Ebay一樣是市場的主宰,市場份額仍在不斷變化,還有很多可能和機會”。
但是在周二中概股普跌之后,[注冊離岸公司]也有美國投資人對騰訊財經表示,“在中國股市局面仍然復雜的當下,將在近期遠離中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