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雖然中國經濟在減速,但春節商戰卻呈現喜人形勢。以中產階層為中心,旅游、健康、教育、娛樂等領域出現新的需求增長點,有看法認為中國的個人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2月5日報道,據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預測,8日春節前后的40天內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1億人次,同比增加3.6%。預計下周內前往海外旅行者將達到600萬人次,零售和餐飲業營業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
擺脫對投資、出口的依賴
報道稱,上述消費熱潮凸顯出,中國經濟增長由依賴投資和出口漸漸轉向依靠服務和消費。在這種轉型和“再平衡”之下,鋼鐵、煤炭等重工業苦于生產過剩,旅游、健康、教育、娛樂等產業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推動力。
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埃雷羅就眼下情況分析說:“收入顯著增長的中產階層支撐著旅游產業。以生活環境和交通基礎設施改善為背景,出游變得更加容易。”
據中國的互聯網旅游公司攜程旅行網估算,下周赴海外旅行者將達到600萬人次。最受歡迎的旅游地依次為泰國、日本、韓國,很多中國人選擇到東京采購化妝品或到普吉島的度假賓館享受泳池等度假設施。
填補經濟減速
法國巴黎銀行研究中國問題的經濟學家陳興動認為:“中國國內旅游產業的接待能力遠低于實際需要。中國消費者漸漸提高的消費眼光和要求將成為今后增長的動力。娛樂、餐飲業界的改善將為填補經濟減速作貢獻。”
報道稱,而國內消費有返鄉探親時不可或缺的伴手禮、聚餐、電影等娛樂消費支撐,預計也會擴大。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15年春節假期國內餐飲業和零售業的銷售額比上年增加11%,達到6780億元人民幣,電影票房高達9億元。
今年春節檔期有《功夫熊貓3》等人氣影片熱映,預計票房將不俗。據娛樂產業調查公司藝恩咨詢的數據,該片上映3天即賺得3.38億元。1月的總票房比上年大幅增長了47%。
另一方面,中國最大電商阿里巴巴集團1月底成交商品達到21億件,從香腸到電冰箱無所不有。
據阿里巴巴介紹,銷售額的81%來自80后消費者。成交商品中服裝占36%、食品占15%。城市地區的年輕人偏好隨身攜帶的數碼產品,外出務工者則傾向于為家人購買電器。
報道稱,不過雖然部分旅行數據將創下紀錄,但中國的嚴冬似乎對鐵路出行造成打擊。中部的大雪造成本月1日10萬人滯留中國南部的廣州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