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郭信麟(微博)
港股新聞:
1 香港證監(jiān)韋奕禮突提早離任 暗示未獲挽留 事出倉卒惹猜測
香港證監(jiān)會行政總裁韋奕禮(Martin Wheatley)昨突然公布,在明年9月任期屆滿前,以“欲與家庭返回英國生活”的個人理由,提前3個月離任,為在證監(jiān)會的6年工作劃上句號。
韋奕禮的突然宣布提前離任,引來外界揣測在他領導下的證監(jiān)會,在雷曼迷債事件后的調查及和解方案,與政府財金官員及金管局之間的分歧,亦有傳他不滿在高層任命上受掣肘,感意興闌珊而提前引退。
韋奕禮昨日傍晚會見傳媒時,亦不諱言是在昨日才通知政府官員提前離任的決定,并暗示政府方面未有提出挽留,“他們知道我是主意很強、決斷很強的人。”被問及政府有否提出挽留時,他如此響應。
至于繼任人選的安排,韋奕禮相信政府會按既定程序進行公開招聘,他并認為繼任人須具有誠信及足夠能力,但未有響應證監(jiān)會內部是否有適當人選。政府發(fā)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政府已展開籌備工作,將就證監(jiān)會行政總裁職位作公開的國際招聘。
評論:這個老外離開是必然,首先,我們也要承認他在執(zhí)法方面是有過人之處,也辦了一些大案。但是他忘掉了為市場不是為了監(jiān)管而監(jiān)管,是為了發(fā)展而監(jiān)管,香港證監(jiān)會特別在近一兩年可以說是逆歷史而行,在內地和香港證券市場不斷融合,采取一些倒退的措施,例如不再允許內地人士在香港掛牌(必需取得香港工作許可)、大力打擊香港中小券商北上發(fā)展業(yè)務,這種以英國貴族對待下等中國人的心態(tài)自然是沒有辦法留下來。而在雷曼事件和ACCUMULATOR的問題上卻對外資有網開一面的嫌疑,顯然已經忘掉了香港是屬于什么人的。所以他的離開,是必然,因為誰都不能阻礙歷史的發(fā)展。
2 內地通脹勢再超標 周五或加息
內地加息陰霾一直長驅不散,雖然市場早已預期人民銀行年底前最少加息一次,但頭上懸刀究竟何時落下,卻不斷困擾投資者情緒。故此,每當當局有任何異常舉動,即會引來各界聯(lián)想。國家統(tǒng)計局昨天突然公布提前把11月份數據于本周六公布,馬上引來是否數據超標的揣測。市場傳言,11月份通脹將肯定超越前月并再創(chuàng)新高,現(xiàn)在最極端的傳聞是11月CPI將超越5%,遠高于3%的警戒線,故此為應對通脹,人民銀行最快本周五即會加息。
目前市場對內地11月的通脹數據仍言人人殊,傳出的數字有4.6%及5.2%不等,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較10月份為高。10月份內地消費物價指數已高達4.4%,超出中央年初制訂的3%警戒線之余,更創(chuàng)下兩年來新高。若上月數字再超標,顯示通脹情況已愈演愈烈,而通脹持續(xù)上升,反映物價有失控之虞,故此市場早已預期,人行年底前將再加息一次,以向社會大眾顯示對抗通脹的決心。
評論:總而言之,香港股市必然面對的是收緊的內地和量寬的美國。后市在這兩者作用下而波動。內地股市在未來的表現(xiàn)一定難如人意,牛市的到來,是為了討好投資者一時之喜的言論。
3 內房第三輪調控 山雨欲來料開征房產稅 滬渝深作試點
中央政府今年9月底推出的“新國五條”(市場稱二次調控)未達預期效果,11月大部分城市的樓價出現(xiàn)反彈,各地再次涌現(xiàn)新地王。消息稱,以房產稅為核心的第三輪調控山雨欲來。
而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在江蘇調研考察時強調,要加強財稅、金融、土地等政策調節(jié),抑制投資投機性住房需求。他亦暗示中央正在醞釀推出新的調控措施。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tǒng)的數據顯示,11月內地100個城市住宅樓價環(huán)比(比10月份)上漲為0.82%,其中86個城市價格環(huán)比上漲,這預示了9月29日接棒推出的第二輪樓市調控失敗,迫使當局可能推出更嚴厲的第三輪調控政策。
分析指,“房產稅”有望接棒成為第三輪調控的核心,其中,上海、重慶、深圳等大城市,有望成為首批試點。
評論:一直弄不明白為什么不采取調高首付的方式。也許房地產稅是解決地方融資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4 聯(lián)通大減3G上臺月費 割價搶奪低消費客戶
內地第二大電訊商中國聯(lián)通(762)宣布大幅下調3G服務計劃的上臺月費,用戶最少只須繳付46元(人民幣.下同)月費,即可享用3G高速上網。市場人士認為,聯(lián)通雖然獨家售賣iPhone 4,3G上臺客量的增長仍遜于中國移動(941),因此打算以平價開拓低消費客戶;但預料中移動、中國電訊(728)不會跟隨,所以掀起割喉式減價戰(zhàn)的機會不大。
聯(lián)通原有最便宜的3G計劃月費為66元,包括300分鐘通話和50MB上網流量。新推出的超平計劃月費僅46元,用戶可選擇50分鐘通話加150MB上網,或120分鐘通話加40MB上網。聯(lián)通發(fā)言人指出,新服務計劃大幅降低上臺門坎,適合以本地通話為主、并較少使用漫游和數據服務的用戶。
在聯(lián)通減價之前,競爭對手中移動和中電信的3G月費門坎都較低,中移動上臺計劃月費約60元,包150分鐘通話及150MB上網;中電信上臺月費為49元,包200分鐘通話及20MB上網。
評論:對于三大中資電信商,我們不能再把他們當成科技股,中移動的股價表現(xiàn)可以看出來。這種削價競爭會不斷進行。
5 中信證券攻港 “做大”謀外闖
內地最大券商中信證券來港多年,最近轉趨高調,公司瞄準“小QFII”等人民幣商機,部署兩大拓展重點。
首先,中信證券擬借本港的融資平臺壯大業(yè)務,并期望藉并購“走出去”。假如跟里昂證券成功“聯(lián)婚”,將有助該公司拓展70個海外市場,令其在港市場排名大躍進。
此外,為壯大公司資本實力,中信證券今年8月增資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以擴大其坐盤業(yè)務及資產管理規(guī)模。
評論:雖然中信證券進軍香港時間已經很長,過去幾年在香港的表現(xiàn)跟其在國內的實力不相匹配。不過,實力擺在哪里,中資券商又添一員猛將。哪些死抱著英國文化的香港市場人士應該要醒一醒。而中信的理念的確比海通要強。
6 HDR頭炮 淡水河谷欠驚喜
首間來港上市的巴西注冊公司、兼首只掛牌的HDR(香港預托證券)淡水河谷(普通HDR:06210;優(yōu)先HDR:06230),昨日正式上市,普通HDR開市時曾急升至最高見270.4元水平,較前日巴西交易時段收市價高出逾3.3%,最終收報265.2元。
淡水河谷普通HDR昨日全日成交18.75萬股,成交額逾5,000萬元,其間亦見有作為造市商(Bridging Dealer)的摩根大通賣盤不絕。至于優(yōu)先HDR交投則明顯淡靜,全日成交僅1.8萬股,成交額約431萬元。
有市場人士認為,首日錄逾5,000萬元的成交額,成績尚算不俗,但仍要再觀察多一兩個月,才能確定HDR是否能成氣候。
評論:新事物,一時半會難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