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的客戶中,來自內地的客戶今年年初只有5%,目前已增至25%。”香港某本地券商副總裁蔡先生表示。
據介紹,近兩年內地投資者到香港開戶的人數每年遞增,今年尤為明顯。香港券商認為內地市場將是未來業務最重要的增長點。為了吸引內地客,香港券商紛紛在內地設立辦事處,而在離深圳較近的屯門、上水設立網點也成為一種熱潮。
深港連接點攬客
為克服不能直接到內地給投資者辦理開戶的政策限制,蔡先生所在公司也盡量利用網點布局優勢吸引內地投資者到距離深圳較近的香港屯門、上水等地開戶。“我們盡量在深港連接點設立營業部,有些營業部走西部通道半小時就可到達。”在屯門、上水附近設立營業部已經成為眾多香港券商吸引內地客的武器之一。
記者在該券商的宣傳手冊上看到,在香港上水、屯門、沙田等地的營業部用醒目的紅色水筆圈了起來。“這些都是我們目前的要塞。”蔡先生指著地圖說,香港上水離深圳羅湖僅10多分鐘路程,內地投資者往返開戶均能在一天內完成。“今年以來,到上水營業部開戶的內地客戶人數至少比去年增加了五成。”
蔡先生表示,他用了半年時間考察了內地市場,發現深圳、上海等地的投資者對香港市場認同度比較高。為了積極拓展內地業務,他所在公司的深圳、上海兩地辦事處年內相繼開張,并決定在近期內擴大規模。“明年初某香港老牌券商也要在深圳和上海設立辦事處。目前我們深圳分公司已有10多人,我們計劃年內招聘數位有國際投資視野的專業人士為內地投資者講解港股的投資知識,以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
蔡先生注意到今年內地客戶投資風格的變化。他說,與過去對廉價股情有獨鐘不同,今年來內地客戶打新熱情高漲。“與內地市場不同,在香港市場投資者可以通過股票融資擴大認購額度,大幅提高新股中簽率。”
中資券商帶來增量客戶
“內地券商在香港設立的子公司憑借其母公司的資本實力以及客戶資源支持,成功搶灘香港市場,我認為是好事。”蔡先生說,許多內地投資者通過在港中資券商這個窗口,了解香港市場進而了解香港本土券商。
據了解,一些內地投資者把在港中資券商當成“跳板”,在熟悉了香港市場規則后開始青睞香港本土券商。“我們擁有本土的研究分析團隊以及優惠的傭金費率,正所謂原汁原味嘛。”蔡先生說。
“除外資券商以及本土中型券商外,香港還有400多家小型券商,有的‘迷你’型券商只有100多位客戶。”蔡先生表示,香港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不少香港同行早在5年前就對內地市場垂涎三尺,但礙于政策限制而拓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