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郭信麟(微博)
港股新聞:
1 明年新貸傳7萬億 調控松A股揚
上周五人民銀行并未如市場預期般加息,僅再度以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來“抽資”,投資界人士解讀此為調控松手之舉;同時,市場又傳出,明年內地新增貸款額度有可能定在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雖較今年有所減少,但卻較外界早前預期為高。
經濟學者認為,若傳言屬實,反映中央未有打算厲行收緊銀根。在預計明年游資仍然充裕下,資本市場反應積極,昨天A股即大升近3%,外圍大宗商品價格亦反彈。
為期三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日閉幕,定調明年的經濟政策重點為“積極穩(wěn)健,審慎靈活”。有學者認為,雖然貨幣政策由以往的“適度寬松”,收緊至“穩(wěn)健”;然而,卻留下財政政策依然“積極”的尾巴,反映中央對來年經濟形勢仍然未敢完全放心,不愿一下子大幅收緊銀根,以免脆弱的經濟動力受損。
評論:其實無論7萬億貸款還是所謂延后加息都是一種傳聞,炒作的借口而已。明年經濟既然是穩(wěn)字當頭,自然在信貸控制方面就緊,只能說內地股市是一種技術性反彈。內地在憂慮加息會加速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情況下,明年必然是以提高存款準備金為主,但是一旦發(fā)現通脹仍然不可控,加息也是在所難免的手段。總之現階段我對中央的政策的理解是走一步算一步,政策會隨著通脹變化而變化。
2 MI能源暗盤造好升2.94% 中聯重科首日孖展未足額
臨近年尾,新股展開最后一輪攻勢;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獲足額認購的風電股大唐新能源(1798)將于本周五(17日)掛牌,消息透露,其以招股價下限2.33元定價,集資49.9億元。而功虧一簣的同業(yè)華能新能源(958)昨天公告確認,受市場波動影響,擱置上市計劃。至于集資逾百億元的中聯重科(1157)首日招股,錄得1.77億元孖展額,表現尚屬理想。
今天掛牌的MI能源(1555)在輝立交易場的暗盤價造好,盤中開市報1.8元,較招股價1.7元,升5.9%;收報1.75元,升2.94%;每手(2000股)不計手續(xù)費賺100元。
評論:新股冷鋒明顯已經出現,港股在內地的帶動下昨日上升,不過卻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市場仍然是一種整固的狀態(tài)。在內地收緊,美國至少不會短期有所動作的情況下,港股在可見將來不能寄望太好表現,也不用過于擔心。
3 加準備金延加息 內銀最痛
內地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為加息換取時間,但對中資銀行而言,加息可帶來正面影響,上調準備金率則不然。券商昨表示,延遲加息會令內銀股受壓。目前內銀超額準備金率(即存款準備金減法定存款準備金)已跌至歷史低位,央行變換加息手段大概已不遠。
市場原本相信,人行上周五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原因之一與10月份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于12月上旬到期有關。
但《路透社》昨引述消息說,包括工行(01398)、建行(00939)、農行(01288)、中行(03988)、招行(03968)及民行(01988)這6家在10月被征用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銀行,接獲通知在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到期后,將延期3個月。
不計差別準備金率,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達18.5%歷史新高;連同差別準備金率,更高達19%。不過,中行財務管理部副總經理吳建光昨確認,中行存準率經上調后為18.5%。內銀股價昨個別發(fā)展。
評論:這輪股市調整,內銀股一直拖住大市的后腿,恐怕在未來一兩年內更加明顯,信貸收緊必然令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產的壞賬問題浮出水面。
4香港新股集資額冠全球
世界交易所聯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本港的新股集資額達3993億元,問鼎全球之冠,深滬排名第二及第三(3096億元及2168億元),紐交所緊隨其后。高盛亞洲區(qū)股票資本市場融資部聯席主管龐建忠(Jonathan Penkin)昨表示,該趨勢來年將延續(xù),香港的地位上海短期難取代,明年將有更多海外公司來港集資,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品牌,每家集資額多超過5億美元。
龐建忠稱,歐美公司有鑒香港能提供足夠的流動性,并享有地域優(yōu)勢,故決定將其亞洲或中國業(yè)務分拆來港掛牌。如此不單可藉此拓展自己在中國及亞洲的知名度,亦因該區(qū)業(yè)務的高增長性,估值相應也能提高。他更舉金沙中國(1928)及友邦保險(1299)案例為證。龐又指出,繼歐舒丹(0973)之后,一些國際知名奢侈品牌將陸續(xù)來港掛牌,集資規(guī)模在5億美元以上,但不肯透露詳情。
評論:從香港今年上市的企業(yè)來看,肯定已經屬于亞洲最國際化的市場,在目前內地投資者還不能完全走出去的情況下,相信這個只是熱身。
5 日資續(xù)沽美債 孳息半年新高止蝕盤待消化 短期沽壓未減
由于預期經濟增長加快、加上財赤憂慮,美國國債近期遭拋售,而日本投資者也擔心這股沽售潮而續(xù)沽美債,刺激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昨創(chuàng)近半年新高,高見3.3907厘;分析指此波升勢要到3.675厘才見阻力,除非儲局再發(fā)放買債信息,遏抑孳息上揚。
美國國債近期跌勢甚急,10年期國債孳息上周錄得09年8月以來最大升幅;孳息升,即顯示債價跌。日本交易員稱,許多投資者來不及止蝕,所以短期內美國國債仍有沽壓。
有交易員指,中線阻力是3.675厘,這是07年高位(5.295厘)至08年低位(2.055厘)跌浪的50%反彈。今年在4月形成的高位3.988厘,即近4厘,也是重要阻力。摩根士丹利也預測,到2011年底前,將升至4厘,未來數月,市況料會反復,但料會企穩(wěn)在3厘以上。瑞信及巴克萊則未對債市看得太淡,預期10年期孳息在明年底前升至3.5厘。
評論:美國國債利率上升是近期市場出現一個相當負面的現象,預示著美聯儲的QE2的效果成為疑問,也可能預示通脹的壓力上升,市場資金壓力增大。未來全球股市除了緊盯美元,也要盯著美債利率。
6港元見7.779逾三個月低位
港匯近日持續(xù)偏軟,昨天兌美元一度跌至7.7790水平,主要是受到年結因素,以及部分早前在港新股上市的機構將資金匯走所致,市場人士認為,在年底前市場交投較為薄弱,不排除港匯進一步下跌至7.79水平的逾3個月低位,但暫未見資金有大幅流走跡象。
港匯昨天早段一度低見7.779水平,較上周五的7.7734進一步下跌,其后略為回升至7.7774。
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托服務主管陸庭龍表示,港匯下跌相信是部分早前在港新股上市的機構,未完全將集資所得兌換匯走,但年結在即,加上內地收緊信貸,企業(yè)將集資所得匯走,同時,部分基金經理亦趁年結,將部分投資平倉套現,并非有大量資金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