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1月4日香港股市重要新聞點評

特約評論員:郭信麟(微博)

港股新聞:

1 全球IPO集資王港有望三連冠 中資金融外企支撐冀籌4千億

去年本港新股大豐收,逾百只新股在港交所(00388)掛牌、集資額沖破4,500億元,港交所“兩連冠”問鼎全球新股集資額最高交易所。

對于港交所2011年能否再下一城,蟬聯新股集資王的寶座,市場初步表示樂觀,瑞銀全球資本市場部亞洲區聯席總裁朱俊偉認為,今年香港仍有機會維持4,000億元新股集資額,“內地大型國企如中信集團整體上市、金融機構如資產管理公司、城市商業銀行等,單是地區商業銀行都最少有幾宗。”

除了大量內地企業外,港交所早年到海外推廣的成果,亦料可在年內漸漸浮現。

事實上,去年多得美國友邦(01299)、俄鋁(00486)及歐舒丹(00973)等外企登陸、幾近占總新股市場的半壁江山,友邦更成為自05年領匯房產基金(00823)上市以來、首次有非內地企業位列本港10大籌資紀錄、而非過去5年間清一色是內地重秤股雄霸抽水王之列,占整體融資高達8、9成。

評論:大型國企所剩無幾,剩下整體上市可能成為中資股的IPO主體。境外企業掛牌是另外一條發展的主線,不過始終難以取代內地企業的地位。

2 各地治堵十二五萬億建地鐵 東莞昆山等二線城市爭相展開工程

為防治堵車“城市病”,內地城市紛紛加速規劃建設地鐵,全國地鐵網將在“十二五(2011至2015年)”期間“大躍進”。除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繼續擴充地鐵網絡外,東莞、昆山等二線城市亦將躋身地鐵城市之列。

專家估計,各地在今年起5年內將新修建2500公里地鐵。國家發改委官員也透露,“十二五”地鐵投資估計達1.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根據國家發改委最新信息,去年至少新批9個地鐵(軌道)項目,包括北京14號線,以及寧波、青島、福州、昆明等城市地鐵規劃。而正在增建、建造及籌建地鐵網的城市,亦增至33個。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地鐵項目亦正爭取在“十二五”開局后動工:江蘇省昆山市地鐵工程,就正在爭取于今年3月動工,令該市有望成全國首個擁有地鐵系統的縣級市;而無錫市則計劃在未來5年,建成總長56公里的地鐵軌道網。

評論:對于鐵路相關制造企業來說,這個無疑是個大好事,未來相關股票繼續跑贏。不過在二三線城市建地鐵的長期經濟效益成疑問。

3京樓市元旦狂熱交投倍增 穗深叫價高企多市延長限購令

中央在去年底再度加息,又預警會推出新一輪樓市調控措施,但仍未能令樓市降溫。作為全國樓市指標的北京,在3天元旦假期的前兩天,一手新盤成交已近千個,較去年多出近倍。

至于深圳、廣州等大城市,中高檔樓盤則持續漲價,有樓盤在月內漲價兩成半。面對樓市再度蓄勢反彈,多個城市宣布延長樓市限購令,在新一年繼續抑制樓市投資、投機。

市場關注地方政府今年會否配合中央調控樓市,而多個城市的限購令宣布延長,例如福州及廈門每戶家庭限購一伙的政策,今年繼續實施。不過有消息指,中央和地方就房產稅立法精神、評稅方式等技術問題出現分歧,開征房產稅的步伐可能較預期慢。

評論:又是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嘲笑,不知道為什么至今不愿意提高首付水平,只能解釋調控只是一場秀。

4 一月效應今年或再現身

以往美股皆有所謂1月效應,月初入貨、月尾結算時皆升多跌少;然而,最近三年卻大為失色,在金融海嘯沖擊下,無論美國道指還是香港恒指,三年來的1月份皆以大跌收場,投資者依靠傳統智慧,最終只能損手離場連輸三年。不過,今年形勢或將有變,在美股近期氣勢如虹,近日本港又見資金回流的刺激下,恒指今年重拾1月效應的機會將較往年為高。

目前港股受A股影響日深,今天復市的滬深股市,究竟能否維持假期前的升勢,將對港股后市有極大影響。中環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楊延德認為,若A股今天表現良好,港匯又維持資金流入的訊號,今年1月份的大市,或將較去年12月有更佳升幅。

所謂1月效應,以往主要在華爾街流傳,有學者認為,這與美國“資本增值稅”的稅務安排、基金粉飾櫥窗和員工的年終花紅有關。而且美國稅務法例規定,投資股票的損失可以用作扣減所得稅,大部分投資者會于年底前,大量沽售有賬面損失的股票來避稅,令年底時股市通常出現較大的跌勢,而在來年的1月份,又買回去年年底賣出的股票,使每年1月份的投資回報表現,出現高于其它月份的現象。

評論:總的而言,今天港股表現應該較好,盡管內地的調控繼續,會給股市帶來一些波動。但是有利因素如人民幣升值和美國經濟有望出現較好的勢頭都是有利的。

5 憂限購令蔓延汽車股續瀉 滬穗若跟隨料重挫銷量

近期積弱的汽車股跌勢未止。繼上月底北京市頒發車輛限購令后,財政部又連下兩次重藥,分別在上月28日和31日公布取消購車優惠稅制,以及停止“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 政策。受消息影響,在昨天2011年首個交易日,盡管恒指飆升逾400點,汽車股卻逆市狂瀉,長城汽車(2333)大跌7.08%。市場擔憂,限購令會蔓延內地其它城市,若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跟隨,全國汽車銷量將明顯放緩。

昨天,汽車板塊受政策消息影響,股價均偏弱,東風(489)跌近3%,收報13元;廣汽(2238)跌2%,收報10.5元;比亞迪(1211)跌0.6%,收報40.6元;長城汽車昨天收報22.1元,該股去年12月全月的累積跌幅已近三成。市場分析普遍認為,短期內汽車股反彈乏力。

不過,有汽車廠商擔心,北京的“治堵”政策將會成為各地仿效的風向標,若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跟隨,今年的新車銷售必將受損。有分析指出,北京限購令反映內地大城市的道路交通,難以負荷高速增長的汽車數量,若上海、廣州其它大城市仿效,今年汽車銷量增長最壞或跌至個位數字。

評論:今年相信汽車股不少會出現盈利大幅倒退甚至虧損。

6 內房企去年港集資765億增幅逾倍

去年中央兩次重手調控樓市,除推出“限購令”及收緊貸款等政策外,更加強監管開發商的預售款,使房企資金鏈轉趨緊張,紛紛透過本港平臺融資。據本報統計,去年內房企在港融資總金額高達765億元,較2009年急增逾倍;分析預期,今年房企購地需求或放緩,預料集資活動及金額將減少。

自中央去年4月中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國十一條”后,房企融資潮開始涌現。自去年1月起,共有18家房企在港進行融資,占本港主要內房股近半,集資總金額高達765億元,較2009年的375.4億元,大幅增加104%。

由于樓市表現波動,導致內房股股價大上大落,18家房企中,有11家選擇發行優先票據集資,年利率平均高達11%。其中,花樣年(1777)發債集資1.2億美元,息率高達14%,為去年發債成本最高的一家;集團近期亦積極拓融資渠道,于12月宣布發行臺灣存托憑證(TDR),惟暫未公布集資規模。

此外,部分房企更于數月內多次發債,如人和商業(1387)分別于5月、9月及11月先后發債,合共抽水9億美元;恒大地產(3333)亦于三個月內兩度發債,集資共13.5億美元,折合約105.3億港元,為去年“抽水”最多的內房股。

反觀2009年,樓市熾熱,樓價飛升,內房企股價表現理想,大部分房企則選擇以配股或供股來集資。

評論:整天說堵境外熱錢進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那么大的漏洞擺在這里,就不見國內的監管當局管一下。2010年房企不肯降價,境外集資是其維持經營的一個主要因素。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