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重要新聞點評。
1 比亞迪銷量遜預期沖擊市場 內地車市或陷兩年低潮期
汽車業壞消息不絕,比亞迪(1211)公布去年銷量為52萬輛,遜于市場預期,僅達全年目標的87%。另外,昨天是三大優惠措施取消后的首個工作天,全國車市冷清,市場人士預期,汽車銷售低潮可能長達兩年,才能完全消化過去受優惠措施刺激的透支消費。
比亞迪去年初訂下80萬輛銷量目標,在7月大削兩成半至60萬輛,首十一個月共賣出46.9萬輛。市場本來預計,大批消費者趕于三大優惠取消及北京實施限購令前最后一個月買車,可以刺激比亞迪在12月有近8萬輛的較佳銷量,比亞迪發言人在12月初亦表示,全年銷量最多可達55萬輛。
不過,比亞迪昨宣布全年銷量為52萬輛,同比增長15.5%,比2009年逾170%增幅大幅放緩,亦意味12月銷量僅達5.1萬輛,遠遜市場預期。
另外,今年銷量主力仍是有8年“高齡”的舊車款F3,占比達五成一,曾被期望為新皇牌車型的F6就僅占少于一成,令市場進一步擔心比亞迪未來的增長動力。
評論:過去兩年的政策不但透支汽車的需求,也透支了房地產的需求,汽車市場已經浮現衰退,什么時候輪到房地產?另一方面,我們靜待比亞迪股價跌至35元一下考慮分批買入。
2 貨幣戰陰霾巴西謀施壓人幣 新總統4月訪華擬增中國貨關稅
貨幣戰爭硝煙再起,巴西新任總統盧塞夫(Dilma Rousseff)重點關注貨幣雷亞爾幣值過高,或于4月訪華時就匯率及貿易議題向中方施壓,甚至調高中國貨進口關稅。另外,智利央行亦宣布進行歷來最大規模外匯干預,今日起逐步吸納總值120億美元外匯,以遏制本國貨幣披索的升勢。
巴西新任貿易部長皮曼德爾(Fernando Pimentel)指,盧塞夫計劃4月訪華,與中國、印度及俄羅斯領導人舉行四國會議時,將人民幣匯率問題列入議程。
除提及人民幣外,巴西近期亦就匯率問題向美國發炮。巴西曾指控包括中國等多個國家操控本國貨幣長期處于弱勢,最近亦批評美國為壓低長期息率而大印銀紙。
評論:人民幣升值看來今年更加成為全世界的話題,這點絕對有利于港股的資金流入。
3 港拓人幣IPO 條件未成熟 集思會︰流通量拆借市場待發展
各界就首只人民幣IPO出臺的籌備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不過,市場始終關注本港人民幣流通量不足,會否對日后人民幣計價股票交投帶來限制。香港集思會顧問黃啟民指出,無論是離岸人民幣存款,還是本港的人民幣銀行間拆借市場,目前均未夠成熟,相信至少要待人民幣存款達到2萬億,才算是“較合理(可發展人民幣IPO)的規模”。
市傳首只人民幣IPO為長實(00001)分拆的房托基金(REIT),正待證監會完成審批。身兼證監會非執行董事的黃啟民表示,董事會不會就證監會審批的個案提供意見,但他認為本港人民幣拆借市場深度不足,將大大限制人民幣股票的發展:“企業(IPO)集資幾百億人民幣,到底從哪里來?市場上買人民幣的人多,賣的人少,銀行間拆借市場又未形成,萬一要抽走大量人民幣,隨時會令拆借市場無法運作。”截至去年11月,本港人民幣存款為2,796億元。
評論:人民幣IPO必然是潮流,分析只看現實沒有看到趨勢,不過這種分析在港股市場上經常能看得到,很多只是流于事后諸葛亮。
4避險降溫金價挫 曾失守1380
市場避險意識降溫,獲利盤令金價急挫逾2%,油價追隨下跌,亞洲央行買盤推動歐元兌美元創3周高位,但其后追隨其它貨幣兌美元回落;經濟前景佳令市場風險胃納持續高漲,令美股在兩年高位徘徊。
現貨金價失守1,400美元關口,下挫近32美元、至低見1377.4美元,拖累銀價下瀉4%、至29.45美元,紐約期油亦失守90美元,下挫3.4%、至低見88.47美元。
分析師指市場對經濟復蘇前景樂觀,促使投資者把資金從黃金等避險資產,轉移至包括股市及工業商品等較高風險資產,連同美元回升,令金價大幅回落,油價亦受回吐遏抑下滑。
評論:昨晚已經在微博中熱烈討論了這個問題,金價近期最大的問題是多頭多了很多,因此調整也是正常,繼續看好黃金價格,但是不排除短期的調整幅度會不小。2009年,黃金價格的盤整用了大半年才開始大幅上升,急促調整往往是牛市的特征,陰跌才是最可怕的。但是今年更看好白銀的價格表現。
5 內地樓價脫韁去年升3成 元旦銷售火爆帶動A股開門紅
去年中央推出兩輪樓市調控措施,不過仍然未能遏止樓價升勢。有調查指,去年內地10大主要城市平均樓價急升27.72%;而在元旦假期前后,受監測的35個城市,22個城市成交環比上漲,其中北京、深圳、廣州樓市成交量環比升逾1成。
受元旦期間內地樓市銷情火爆的消息刺激,內地股市在2011年首個交易日“開門紅”高收,內房股升勢更如脫韁野馬,成為升市主要動力。
去年初,總理溫家寶矢言會令樓價保持在合理水平,中央及后在4月及9月,先后推出“新國十條”和“新國五條”樓市調控措施,大幅度收緊房地產貸款,并推出樓市限購令。去年10月和12月,人民銀行更兩度加息,但仍未能遏止樓價升勢。
評論:房價已經很少人相信會跌,這個也是它最危險的地方,車市跟房市不同,調整起來要慢很多。
6內銀股壞消息盡出 利展升浪
新年假后僅兩天,機構投資者似已返回崗位,積極入市,刺激成交回暖,動力增強。環視近年投資者鐘愛的重磅股——內銀、內險、內房及本地地產股,在有危亦有機的大環境下,亦有強者愈強之輩。
踏入2011年,內地進入收緊銀根周期,為內銀股帶來息差、貸款增長及資產質素等多層次影響。另信貸管理體制改革、資本監管要求提高等挑戰亦接踵而來。惟不少證券商認為,內銀股現價已大致反映利淡因素,反彈之期可待。
去年內地2次加息,每次存貸款縱然對稱加息25點子(100點子等于1厘),但活期存款利率維持不變,長年期存款利率加幅亦較貸款利率為大。分析指出,從利率調整結構的精心設計,政策維護銀行利益可見一斑。
評論:在房地產價格還沒有大規模調整的時候,內銀股難言見底,但是短期可能會來次大反彈。內銀股就是房地產股的觀點始終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