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市公司數目升逾半
港交所截至去年12月底止,股份集資總額達8501億元,按年升32.39%。IPO(首次公開招股)的集資額為4450億元,上市后集資額則為4051億元,較2009年的3939億元高,內地企業方面,集資額亦達466億元。
2010年底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數目增長8.65%至1244間。而全年新上市之公司數目則為106間,升55.88%;上市的證券數目達7730份,增20.01%,衍生權證數目5148份,增長52.9%,而牛熊證則為1064份,縮減37.12%。
港交所表示,計劃今年到包括澳洲、加拿大、日本、蒙古以及南美等國家進行推廣,同時亦計劃接納于印度及南非等地注冊的公司,來港申請上市。
全球推廣港上市平臺
而今年為港交所早前定下的三年計劃中的第二年,港交所方面稱,今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包括提升旗下平臺基礎設施,進行市場架構改革;發展人民幣相關業務的能力與內地銜接的配套,以及向國際公司推介本港作為全球企業上市平臺的地位。
港交所又表示,將在第二季向市場,就檢討現行結算所風險管理機制進行諮詢,但當前尚未有時間表。
另外,對于有部分市場人士建議,應容許所有電子交易,不顯示經紀身份,港交所指,會密切注視其他市場的發展,并審慎考慮是否須作出任何改變。
市后交易助風險管理
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今年中會就「收市后進行期貨及期權交易」向市場諮詢意見,至今收到的非正式諮詢市場回應屬正面。他認為,容許收市后繼續進行交易,可增加投資者風險管理及加強交易所競爭力。
港交所又指,當前正與證監會商討,關于結算所壓力測試的要求,擬于第2季就風險管理機制諮詢市場,期望日后可提升結算所資本充足比率、加強市場風險管理及流動資金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