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此間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1%,進一步拉開了與2.25%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間的差距,繼續延續著居民儲蓄負利率的格局。
一年期實際存款利率連續4個月為負
“CPI超過3%屬于物價溫和上漲,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不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但3.1%對于普通銀行儲戶來說,意味著實際存款負利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3.55 0.00%]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
數據顯示,我國CPI漲幅自去年底以來持續走高,在2月份達到2.7%的高點,超過了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實際存款利率也由正轉負。而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當前物價水平不但超過了一年期存款利率,也超過了2.79%的兩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實際存款負利率格局進一步形成。
專家認為,在物價仍會溫和上漲的影響下,預計負利率格局仍會延續一段時間。
“由于6月、7月份有CPI翹尾因素,如果不出現意外,預計CPI將在今后兩個月達到年內高點,考慮到貨幣當局對加息的審慎態度,存款負利率格局可能仍將持續。”交通銀行[6.38 0.00%]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熊鵬說。
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和國內投資回落的影響下,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我國利率調整的時間正在延后。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在當前通脹預期管理和保增長的平衡過程中,過早的利率調整會增加資金成本,對于本來就貸款難的中小企業,會進一步加大信貸成本減少邊際收益,不利于經濟增長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