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行啟航集546億 下周四闖關1400億內銀集資潮將涌至 大市添壓
最后一家持內地全國性銀行牌照來港上市的光大銀行,將于下周四進行上市聆訊,隨即揭開新一輪中資銀行集資潮序幕。粗略估計,中資銀行今年內的股本融資額近1,400億元,加上農業銀行(01288)于7月16日有市值高達620億元股份的禁售期屆滿,內銀供應大增勢對大市構成壓力。
消息透露,擬集資介乎468億至546億元的光行,暫定于下周四(6月9日)進行上市聆訊。按現有時間表,若順利通過聆訊,光行最快可于6月27公開招股,7月11日掛牌。光行由瑞銀、中金與摩根士丹利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
評論:目前市場對于熱錢流出港股擔憂較大,整體看,香港資金面并不充裕,1400億內銀集資潮對于港股資金面的壓力不容忽視。負面消息不斷,港股后市的確不宜過度樂觀。
2 承認報告論點有錯瑞銀維持唱淡利豐
對于利豐(494、股份拆細編號2909)上周批評瑞銀的研究報告出錯,瑞銀昨天再作出響應。瑞銀一方面承認該行早前報告部分論點不正確,但仍維持利豐「沽售」評級,目標價9元。利豐昨天股價在捱沽兩日后出現反彈,升3.83%,至16.82元。
瑞銀昨天的響應指出,贊賞利豐對該行早前的報告作澄清,該行亦注意到先前聲明中關于「即使收購業務所產生的預期收益現值低于商譽價值,有關商譽仍不須進行減值」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3(經修訂)的規定,任何支付收購代價的調整將反映在損益表中。
不過,瑞銀亦指出,商譽確認將分離于減值,可以較長遠的角度考慮,比盈利表現來分期支付收購代價的協議(earn-out period)更遠,并強調可能會或可能不會導至致減值,因此,該行評論新的會計準則可能容許公司轉換支付額外對價條款至盈利,是有根據的。
評論:這次瑞銀確實夠狠,直接下調利豐目標價達45%,這就難怪利豐會如此高調的反擊瑞銀。鑒于這是香港首次發生的投行與藍籌上市公司之間的沖突,意義已不僅僅局限于對于利豐的定價,更多的代表了上市公司與投行利益之間的直接沖突,密切關注事件后續進展。
3 旱情刺激米菜價 通脹勢破高位15省市加電價 物價壓力更大
國家發改委昨日宣布,調高內地15省市工商農業銷售電價,平均每度電加1.67分,今次加價雖不涉民用電費,但仍可能間接沖擊CPI(消費物價指數)上漲。加上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大旱推高了米價及菜價,通脹壓力激增,多家券商紛料5月份CPI增幅會超越3月份的5.4%,達5.5%至5.7%的34個月新高位。
官方新華社消息指出,為緩解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發改委決定自明天起上調陜西、山東、湖南、重慶、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北等共15個省市的工商農業銷售電價,其中缺電重災區之一的山西省加幅最高,每度電增2.4分,四川省加幅最小,每度電僅升0.4分。此前,發改委已分別于4月及5月提高山西、河南、四川、貴州等十多個省市的上網電價,平均增幅每度電2分左右。
評論:干旱、上調電價,5月中國CPI再創新高機會較大,中國通脹壓力難言緩解。而PMI等經濟指標則表明中國經濟增速已有放緩趨勢。中國正在逐漸走入“滯漲”,國內宏觀調控陷入兩難境地,中國經濟目前處境已較為艱難。這也是近期國內A股大幅下調的原因。
4 外企擬10月登陸國際板
內地傳媒報道,最快10月將有第一只外資企業在國際板掛牌;自國際板快將成事的消息傳出后,A股市場就跌不停。誠然,國際板可促進中國金融的開放,但內地投資者更擔心的是,國際板會吸納現行股票市場的資金,拖低整體估值水平,引發股市調整。因此,對于國際板IPO的定價問題,內地監管機構費煞思量。
據財新網(微博)報道,由于創業板創立之初的IPO價格高企,企業獲得了大量超募資金引發非議,目前內地監管層對國際板企業的IPO價格有了一定限制。「目前的提議是根據掛牌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價格折算成人民幣后的價格進行掛牌交易」。
評論:由于資金流動性上的限制,國際版上市公司的估值將高于其在國際市場的價格毋庸置疑。現時重點是類似于中石油回歸A股的行情是否會再次發生,是否有投資機會?
5 港人幣存款上月底增至5100億
本港人民幣存款至4月底增至510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3月底增加586億元,升幅接近13%。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本港人民幣業務中心逐漸形成,是反映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吸引力,并不是港元被邊緣化的現象。
他昨天在網上撰文指出,本港人民幣存款由去年1月的600億元,躍升至去年底的3100億元,至今年4月底為5100億元,其中三分二是企業存款,其余為個人存款。按金管局統計,
評論:香港媒體的言論有時候的確讓人“無語”,人民幣存款增長快,就單行港元會被邊緣化;而人民幣業務發展慢,則擔心自身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動搖。
6 希臘稅收私有化 歐盟擬介入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洲領袖商討要求介入希臘事務,參與稅收及出售國有資產事宜,以作為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給予希臘新一輪援助的條件。
報道指,歐洲領袖亦商討希臘另一輪緊縮措施,并擬構思誘因,吸引持有希臘國債的私人債權人允許延遲還債。
盡管希臘執政社會黨上周五未能與反對黨就新一輪緊縮措施達共識,但總理帕潘德里歐昨天表明仍會推出新節流措施。而最大反對黨新民主黨領袖Antonis Samaras要求減稅,因這才可以振興經濟,但執政社會黨認為這會令稅收更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