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券業務競爭激烈,銀行扭盡六壬爭取更多市場占有率。匯豐計劃讓散戶一嘗在“黑池”交易的滋味,開設自動對盤平臺,成功配對的交易,可望取得較窄的買賣差價。
“作為服務提供者,我們希望為客戶提供最有效的交易方式,對銀行而言,最重要是提高市場占有率。”匯豐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部香港區財富業務拓展主管傅偉民說。
把另類交易平臺引進散戶的領域,在歐美并不罕見,匯豐即將在港推出的StockMax股票對盤平臺,散戶的買賣指令會先在此進行配對,假如成功找到買賣雙方,該項交易完成后,匯豐將向港交所(388)匯報;假如未能配對,相關指令將立即轉往港交所的自動對盤系統,“排隊輪候”理想的價格。
所有在匯豐開立證券戶口的客戶,毋須申請,在交易時段內便可使用該平臺,買賣所有主板和創業板的股份(認股證和牛熊證除外)。正由于該平臺包括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可以想象買賣指令的量很大,令個別股份的買賣差價可能較港交所為窄。
換言之,買賣雙方有機會取得較佳的成交價,而該平臺的價格均參考個別股份在港交所的成交價,故匯豐保證成交價不會低于同一股份、同一時間在港交所的價格。聽來相當吸引,但能成功配對的機會有多高?
事實上,“黑池”是為交易規模較大的機構投資者而設,如果有機構投資者希望大手沽出個別股份,散戶買入指令的量較少,最后往往無法配對,而回到港交所的平臺。傅偉民期望成功配對的比率有不錯表現,而這取決于機構和零售投資者的數量、買賣指令的數量,以及買賣差價;隨著更多人認識這項新服務,相信有關比率將上升。
與其它交易所以外交易(off exchange transaction)一樣,通過上述平臺完成的交易,都要繳付印花稅、交易征費、交易費、經紀傭金等。
有別于證券行,銀行的客戶數目以量取勝,使其可以設立這些電子配對平臺,匯豐在全球更是首次這樣做。在美國,花旗在傭金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計劃今年底開設為買賣指令規模較小的投資者及高頻交易商而設的“黑池”。
在港經營另類交易平臺,必須取得證監會“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的牌照,目前有約十四家經營“黑池”的金融機構。